新警刚入职,小紧张--咋个办?
转入新岗位,很茫然--怎么做?
工作难题多,没人带--找谁帮?
......
感觉自己像“小趴菜”!
感觉自己就是“菜鸟”!
......
不要担心,且让我带你一起了解我们新警学习的“快车道”,
看看新手“司机”是如何上路的!
ready go!
入警宣誓仪式后,我们37名新警便分配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一切熟悉而陌生。初入岗位,好奇的心顿时塞满了迷惑,面对工作的新环境,自己的言行间难免流露出些许的紧张。
其他新警是不是和我一样的心情呢?面对老干警的高学历、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作为新警的我们,业务技能为零的状况下,是否怀着压力工作呢?如何另辟蹊径,后发赶超?这成了我心中的一个梗。
入警工作的第二天,总觉得难以压抑激动的心情,早早的吃了早餐去就去上班,科室的同志们还没有到办公室,心想自己还没分配具体的工作,究竟要干点什么工作。当我推开办公室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本泛黄的书本,应该是《毛泽东语录》之类的书籍吧,走进一点,我被震住了,那不是书,那是一本精致的笔记本,上面印有“贵州省六盘水监狱三人行传习记录本”的字样,当我打开记录本时,只见端正的小楷字如群蚁排衙,每翻一篇,我都能感受到一份厚重感,但这记录本有什么作用,我的大脑里闪现出一个长长的问号。
当我心存疑问的时候,我们科室的老同志们陆续走进了办公室,看到我茫然无知的表情,科长坐在一旁耐心给我讲述着关于《“三人行”传习记录本》的始末,我恍若明白了些什么,这就像是我们新警工作提升的“法宝”,更像是传统“师带徒”的升级版。科室的另一名老干警在一旁补充到:“三人行”的实质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监狱采取“能者为师”的方式去互传、互帮、互带。新警也能成为我们的导师。”我忽然对自己增强了自信心,这种“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传统学习理念,我感觉自己将获益匪浅。
当我加入到组织宣传科的“三人行”队伍中后,自己不再因为不懂业务知识而担忧了,不懂的就主动向老同志求助,他们会第一时间为我答疑解惑。为了让我能够更快的适应岗位的需要,我们科室采取了每天坚持开展“黄金十分钟”学习会--在工作闲暇之余或者下班前利用十分钟分享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工作完成情况、工作方式及取得的成效等,这能让我们“三人行”小组成员勤于思考、厘清工作思路,督促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时间如白驹过隙,晃眼来单位工作已经五月有余,正值金秋季节,我在“三人行”的道路上,收获满满。我看到各党支部跟踪考核民警的《“三人行”传习记录本》,对民警的提出鉴评意见,为民警学习指引方向,让青年民警迅速成长成才,让新警在我狱后发赶超先进监狱征途中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积蓄力量。
最美导师--王小六勉励我们“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虽然作为“三人行”计划里新警的导师,但我们也有需要向新警学习的地方,“三人行”计划既帮助了新警,也是提升了我自己。我将从“警魂、警德、警能”三个方面,带领和帮助青年民警的成长,我希望新警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帅导师--陈青红这样告诫我们“务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我们的知识在大众的智慧海洋里,恰若沧海之一粟。学无止境,要“转益多师”,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孜孜以求,才能不断增长知识,学到绝招。我将采取“授人以渔”的方式,让新警按需学习、学有所获。
今年3月入职后,我对于如何去适应岗位工作需要而感到茫然?对于业务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带着五味杂陈的心情开始了我的从警之路。加入“三人行”小组后,我终于在从警路上有了自己的师傅,我在《“三人行”青年民警导师制培养登记表》签署了自己的名字那一刻,我这个工作中的“菜鸟”不断增强了自信。师傅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毫不保留地传给了我,在工作及学习中,我感受不到雷厉风行的传统“师傅”的作风,更多时候我们亦师亦友。我要感谢监狱给我们新警提供了学习平台,感谢周边同志的关心与帮助,我代表新警向各位师傅深深道一句:“您辛苦了!”
(左一为余富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