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队伍建设 » 警官文苑
2018年,让我触动的那一瞬间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美好的时光总是干净利落,匆匆而过。以至于很多人总是对苦难的记忆犹深。却总是对身边的美好忽视不见。我们也许都习惯了在好友需要的时候两肋插刀。却忘记了在身边如春雨般悄无声息洒落灌溉我们的父母。

父母的爱犹如时间,永恒存在,伴随着我们悄然长大。当写下这篇文章,回首想起父母容颜时,才发现父母已经老去。离开父母久了,习惯在父母电话这头“伪装”,表现自己过得很好,表现自己是最优秀的那一个。只有在团聚时,才会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

对罪犯的改造工作,是一场改变认知、改造思想、悔过过去、重归社会的鏖战。今年是平坝监狱的“开放年”,亲情是永恒不变的主题。通过亲情感化,让罪犯认识到自己没有被社会抛弃,没有被家人抛弃。让罪犯能想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从而在行动上约束自己,对违规违纪行为说不,最终在个人思想上有一个改变。

三监区在今年六月组织了一次题为“父爱如山”亲情帮教活动。到场的每一位父亲,都绷着脸,不拘言笑,眼中满是难过,满是恨铁不成钢。当进入到洗脚环节时,罪犯陈某“啪”的一声跪下,边哭边抬着水扑到父亲脚下……这一幕发生的时候,所有的父亲,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模样。所有的,都已只是心疼,很多人悄悄抹去眼角的泪花。作为这名罪犯的分管民警,内心发现,现在的罪犯不仅在乎减刑,但是更在乎的是重新回归社会时自己是否是独身一人。亲人的漠视,社会的撇弃。让他们更担心与社会格格不入。只有感觉到没有被放弃,他们才能在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罪行,思考自己如何“重新为人”,思考回归社会后如何做一名守法公民。

当服刑人员与他们的父亲相拥而泣的时候,在这一瞬间,我感觉眼晴一热,我强忍着不让眼泪流下来,在服刑人员面前,我必须坚强,不让眼泪留下来。

惩罚是手段,改造是目的。亲情的呼唤让他们认识到:他们为自己的冲动,酿成今天在高墙中如困鸟的结果,对外面亲人的日夜思念,期盼团圆而不能。父母为了维系家庭,在外奔波劳累,数不清的日子里都只能无声叹息,背后的辛酸却不能对旁人诉说。他们在“成长”,父母早已老去。父母需要的时候却不能尽一份绵薄之力。我在他们的眼中看到了后悔,对受害者的悔意,对社会的悔意,对父母的悔意,同时也看到了重新开始的希望。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