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监狱文化 » 改造动态
改造的“最后一公里”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IMG_0833.JPG

2016319日,一个周六的早上,平坝监狱三监区副监区长张勇的电话响起,一个陌生的号码,来电归属地广东深圳。不是工作日,陌生电话打进来显得很不正常,张勇的大脑搜索着可能的来电人:同学、朋友、合作方、诈骗电话……?拿起电话,他划开接听。

“张大,我是曹××,我现在在深圳恒鑫洋电子有限公司,已经上班一个月了,试用期一个月,刚发了2000多元的工资,试用期过后月薪有40005000元,谢谢你张大,我现在有了稳定的工作,过得正常了。”电话那头显得既兴奋又紧张,语言很简单,背后却带着深深的感激。

原来是他。张勇的思绪一下子回到几年前。

2012年,张勇还在平坝监狱三监区二分监区任指导员,面对分监区一百多名服刑人员的改造工作,他的工作量很大,一个月的个别教育谈话量在几十人次以上,而服刑人员曹××是他谈话次数最多的一个,给他的印象也最为深刻。

IMG_0825.JPG

曹犯,25岁,一名来自织金县上坪寨乡犯了抢劫罪刑期为6年的农村服刑人员,性格倔强、爱钻牛角尖、遇事不冷静、冲动、有点封闭自己。入监一年了,曹犯一直不稳定,小错不断、改造成绩也是平平,脸上也不常见笑容。张勇急于摸清他的情况,才能对症下药。调阅档案、多次谈话、观察行为,曹犯的情况逐渐清晰。

曹犯,从小在农村长大,兄妹三人,父母在他读初三时离异,因家庭经济原因,书读到高一就辍学了,正值青春叛逆期的他混入社会,混迹于网吧、酒吧、夜总会,也结交到不少所谓“兄弟”。无所事事、花天酒地、胡作非为成为他辍学后的生活状态。没钱了就向家里要,家里没钱给,他在“兄弟”们的怂恿下开始了偷和抢。20103月,婚后刚有了女儿,他就因为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6年投入平坝监狱改造。浑浑噩噩的生活戛然而止。

入监后3个月,妻子就向他提出了离婚;入监近一年来,他所谓的“兄弟”们却无一人来看过他;父亲对他很失望也从未来监狱探望过,唯有母亲拖着病身从村里坐了近一天的车来看过他一次。这一切对他的打击很大,他感到从未有过的迷茫和痛苦。面对身上背负的罪孽和6年的刑期,他愧疚自责;想到破裂的家庭、年迈的老母和还在襁褓中的女儿,他不知所措。他不知道他在监狱的路该怎么走,甚至不知道他接下来的人生道路该怎么走。

摸透了曹犯的心思后,张勇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曹犯的改造措施,而其中最有效的就是走近其内心,帮助其面对现实和责任,树立改造和生活的信心。为此,张勇在曹犯入狱近一年来平均每月对曹犯的个别谈话教育不少于4次。为了建立信任,有时一次谈话中他能倾听曹犯倾诉长达1-2个小时,同时在每次谈话中张勇都以一种平等的状态与曹犯交流着自己在成长路上的人生经验和感悟,与曹犯取得共鸣。慢慢的曹犯的心窗逐渐打开,张指导成了他最信任的人,改造开始有了目标并走入正轨。2014年,因为确有悔改表现,曹××被安顺中院裁定减刑9个月。

201511月,就在曹犯的余刑还剩4个月时却因为打架被关禁闭15天。而此时,已经是三监区副监区长的张勇重新将曹犯纳入视野。当向分监区了解到该犯近期改造情绪消极,常与同犯发生矛盾,甚至顶撞民警时,张勇寻思着一直改造比较稳定的曹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反复。张勇再次走近曹犯。始料不及的是,当曹犯禁闭期满再次面对他信任的张指导如今的张副监区长时,平时倔犟、封闭而不善表达的曹犯却痛哭了起来,道出了他的心声。面对即将回归社会,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家没了,他出去后要去哪里?学历低出去后没有工作怎么面对生活,怎么抚养孩子和照顾母亲?会不会又重新回到过去的朋友圈子中,无所事事,甚至重新犯罪。

该怎么帮助他呢?监狱花了5年多的时间对一名服刑人员进行系统的改造,让他敢于重新认识自己,承担罪责,逐渐改掉过往的恶习,社会认知、行为模式逐步回复到正轨,可他却不敢面对即将到来的自由。他来自农村,学历低,出去后怎么就业呢?虽然现在有一系列的刑释安置帮教政策,但符合他的实际情况吗?如果再让他回到过去的朋友圈,他会被再次拉下水吗?监狱的终极价值不正是惩罚犯罪预防犯罪吗?但如果他刑释出狱后,却因为不能就业,生活没有着落再次犯罪,那我们的改造不是功亏于溃了吗?一系列问题在张勇的大脑中盘旋着。虽然监狱承担的是对服刑罪犯的改造任务,但落实好刑释人员与社会的无缝对接,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不也正是监狱的职责之一吗?这改造的“最后一公里”同样对监狱很重要。张勇觉得他该做点什么。

曹犯改造这几年,一直是分监区劳动改造的好手,特别是在机械维修这一块,有技术有经验,推荐他到与监狱企业合作的劳务加工企业,让他发挥在监狱学到的一技之长,解决他的就业难题,应该是帮助他的一个好法子。为此,张勇开始与合作方企业进行联系,在前前后后对接了十几回,道出了良苦用心、作下了担保承诺后,合作企业终于答应了张勇的请求。张勇还想着,如果这样的刑释安置帮教成功了,以后就还能解决有着像曹犯一样情况的刑释人员。20161月,曹犯刑释,他按规定回到户籍地派出所和司法局进行了报到,办理完相关手续和证件,在家陪了母亲一段时间,将女儿的抚养问题安排好,过完春节,曹××就按照张勇的安排,踏上了开往深圳的火车。20162月,曹××被深圳恒鑫洋电子有限公司聘用。当领到第一个月的实习工资,曹××拨通了刚才的那一通电话。

1654603694_副本_副本.jpg

通完电话,张勇与曹××互加了微信,他看到曹××的微信昵称用了“涅槃”这个词,寓意着他第二次生命的开始,他还了解到,曹××加入了当地的一个义工组织,每周末会到当地的敬老院和医院做义工,张勇问曹××为什么会加入这样一个组织,曹××也说不上什么大道理,他说就只是想回报社会点什么。张勇很欣慰也很高兴,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知道对一名罪犯的改造漫长而艰难,守护监狱的平安、维护法律的尊严,是他的神圣职责,而改造罪犯、预防犯罪、降低重新犯罪率也是他的使命。改造的这“最后一公里”能不能到达,同样检验着监狱的价值,也检验着他的价值。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