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个和妻子见面的日子。这个我们看似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见面,对服刑人员胡某来说却是弥足珍贵。5月11日一早,胡某便一直坐立不安,看似激动却又面露惆怅。阔别了四年的妻子袁某今天从第一女子监狱刑满释放,第一件事就是来看望自己。不知道她变得怎么样了?平时在一起看惯了,自己不怎么关注她,突如其来的变故,夫妻俩同时入狱分开三年多。分开后那种思念折磨的痛苦,只有自己知道,多么的想见她啊,如果能见上一面,自己一定好好看看她。如今妻子获减提前出来见自己,日夜煎熬的痛楚即将解除,怎能不激动?但现在自己还身陷囹圄,难免有些惆怅。
袁某今天穿了一件红外套,她说盼这一天盼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要喜庆一点。还不断问我们,自己是不是太胖了,外套是不是不太合身。她的眼睛一直盯着会见室里面的门,就等着自己的丈夫出现在那扇门外。看得出来,夫妻俩都有点激动,有点忐忑。三年半不算长,但也不算短,夫妻情义,在一起一辈子都不够,怎能说长呢!
十几分钟后胡某出现在了我们眼前,夫妻俩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在拿起对讲电话近1分钟后才开口,先将对方看个够吧。是啊,三年半未见,竟不知从哪里说起......胡某夫妇入狱前与人合伙做生意,后来亏空,自认为是被合伙人设套将资金套走,在讨钱无果的情况下与妻子将合伙人绑架至他乡抢劫。胡某获刑6年,袁某获刑4年。两人双双入狱,剩下家里三个年幼的孩子,和年事已高的父母。三年半来夫妻二人均没有一次亲属会见,一封封信便成为了两人唯一的交流方式,也成为两人安心改造的精神支柱。他们会在信件里说彼此最近的改造情况,挣了几个改造分;偶尔会给对方写一两首夹杂着错别字还不大押韵的诗;有时候画几张画,画自己的样子给对方看......夫妻二人曾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从小没怎么上学读书,却在监狱里学会写很多以前不熟悉的字,看了许多没看过的书。袁某向我们说到“当时如果不学写字可能我们可能就会失去联系,我就拿着监狱发的报纸一个个学啊,一个个认啊,老胡是个犟脾气,我要好好劝他,怕他不好好改造,想不开怎么办。”会见结束后,我问袁某“你回家打算做什么?”“我回家等老胡,家里的爹妈和娃娃我们亏欠太多了,我回家照顾他们,老胡回来我们就去外省打工还债。我们夫妻两个从头来!”
这次会见给了胡某了了一个心愿。妻子提前回家,照顾老小,虽然生活还是很辛苦,但总比没有人照顾的好。自己不但见上了妻子,也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母亲和姐姐,她们都告诉了家里的近况,让自己别担心家里,安心改造。
这次会见也给了胡某一个定心丸。听过很多人说,监狱是个没有人情味的地方,夫妻俩只要谁进去了那就准是离婚的结局,两人都进来的,就算出去了还是一样离。事实不是这样,监狱是个有人情味的地方。监狱民警为改造服刑人员付出大量心血,教育服刑人员要改变价值观,承担社会责任,增强家庭观念,珍惜缘分感情……也许他(她)们没有彻底的改过,但他(她)们在日复一日的教化中一定会感受到情感的需要和家庭的更加重要。只要感情的寄托还在彼此身上,那爱还是在,只要有爱,家依旧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