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趁着午后的阳光,来到朋友家中小聚。闲聊中,好友打开手机相册,几张在老家扶贫帮扶地的随手照映入眼帘,深深的触动了我。在我的再三追问下,好友向我说起了关于这几张照片的故事......
那是一个平常的日子,好友前往安顺市普定县鸡场坡镇新寨村落洞组进行帮扶。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帮扶组一行对组上的扶贫户进行了走访,经过一户帮扶户的门口时,台阶上一个瘦小的黑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好友停下脚步,向那道身影走去,快接近时才看清,原来那黑影是一个小男孩儿 蜷缩着身体,趴在地上的背影。只见小男孩儿埋着头,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在本子上写着每一个字,整张脸都快贴到书本上了,似乎是想把知识全部“吃掉”。听到有人来,男孩儿不悦地扬起那张黑黝黝的小脸,扑闪着眼睛,警觉的望着这群陌生的外来者,似乎在说着:“你们是谁呀?干嘛来我家?还打扰到我学习了。”
环顾四周,好友这才发现,这户扶贫户家中并无大人,只有小男孩儿一人。看着这一切,好友走上前亲切的对他说:“小朋友,别害怕,我们是来帮助你们的。你看,这儿还有你们组上的干部呢。”看看说话的人,再看看一旁的工作人员,小男孩儿慢慢放下警戒,与朋友你一句我一言的聊了起来。“你的爸爸妈妈去哪里了?”“爸爸妈妈都外出务工了,还没回来呢。而且他们务工的地方离家挺远的,每天基本上都是快天黑了才到家。”“那你为什么不回屋里,要趴在这里写作业呢?”“因为妈妈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只有多学知识,考上大学就能走出大山,所以我要好好学习,走出大山,让爸爸妈妈不难么辛苦。”交谈中,朋友不经意间的抬头,扶贫资料赫然在门上框着,无声地诉说着“脱贫刻不容缓”。再看看身旁,这个一边说着话,一边却始终没有放下纸笔的孩子,朋友告诉我,那一刻,他的心是酸的:“父母尚未收工,门脚就是课桌。作业自觉完成,岂肯要人督促?少怀凌云之志,不惧大山深锁!今日脱贫发奋,何有明日迷茫。”
当前我国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脱贫攻坚成为了当下“第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最强音:“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扶贫工作,志在当下,功在千秋,为了能让孩子有个舒适的环境学习,为了能让孩子有良好的生活,更是为了让孩子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朋友们,在扶贫岗位上奋斗吧。
朋友说,当他觉得扶贫工作累了,就看看照片里的小朋友,重振精气神暗下决心:“脱贫攻坚,让帮扶的家庭过上小康生活,让孩子改变家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