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辉,毕节人氏也,戴一副银边眼镜,为人耿直,性格爽朗大方,在二监区,大家都亲切的叫他“三好”辉哥。
何为“三好”,那就请大家跟随小编去听听“三好”辉哥的故事
好 老 师
记得三年前,我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初到单位报到, “欢迎你,兄弟,以后我们中队的队伍又壮大了。”我看到一个诚挚的微笑,瞬间我倍感亲切,后来才知道这就是“三好”辉哥。辉哥给我介绍:“这是监室,这是医务室,这是干警食堂……”在以后的工作里,他俨然成了我的良师。与我分享一些工作经验,教我如何调整心态,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如何处理警囚关系,如何在罪犯面前树立威信……记得他时常对我说“在处理罪犯问题时,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他的言传身教让我迅速掌握基本业务知识,树立自信,扎实工作。
好 警 官
他还是个急性子,热心肠,在处理服刑人员的问题时,从不让问题过夜。这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对兄弟伙儿的负责,是对这份职业的敬畏和感恩。记得有一天下班,辉哥正收拾桌上的物品准备离开,这时服刑人员杨某来到辉哥面前,吞吞吐吐的说:“李队长,请问您有时间吗?我想和您说说话。”看着心事重重的杨某,辉哥放下手中的物品,立即让杨某坐下。杨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性格较为内向,平时不愿与人交流。谈话中得知杨某入监已有半年时间,他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家中比较贫困,路途又遥远,妻子不能来监会见,他向家里写信,可一封封的书信如石沉大海般,杳无音信,现在非常担心妻子和几个未成年儿女的情况,整夜整夜无法入睡,不得已只能来寻求警官帮助。了解情况后,辉哥运用安慰法缓解杨某的焦虑情绪,就匆匆向外面走去……过了很长时间,辉哥气喘吁吁的跑来,“你怎么还没回家?”我惊讶的问道,辉哥来不及回答我的问题,“小张,我终于找到杨某妻子的联系方式了,快,让杨某过来打电话。”我瞬间明白了,这么长时间,辉哥其实并没有下班,而是去给杨某找家属的电话号码,杨某听到这个消息飞奔而来,当跑的值班室的时候,杨某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这对我们而言虽是一件小事,但在服刑人员眼里也许就是十分重要的事,你要牢记,监狱工作无小事,量变引起质变,监狱一线管理工作繁杂,但我们就是要把这一件件小事做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辉哥的话让我铭记于心。
好 儿 子
当岁月的皱纹爬满消瘦的脸庞,当我们成家立业,为人父,为人母,才能体会父母的那份艰辛和苦楚吧!有一次下班,我无意间听到辉哥给母亲打电话:“老妈,吃饭了没有?今天有没有去找邻居聊聊天?最近天气有点凉,要多加件衣服,注意别感冒了。”只听到电话那头说道“知道了,放心吧,我能照顾好自己,你安心工作就好了,记得按时吃饭。”挂完电话,辉哥很愧疚对我说“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培养成人,操劳了一辈子,现在年纪大了,我们应该是他们的依靠,可是我们为了工作,把他们丢在老家,每天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现在天气又渐渐变凉了……”看着辉哥湿润的眼眶,我突然想起我上大学的那几年时间里,也会定期给家里打电话,那时的我是因为想家,而辉哥更多的是挂念吧。这件小事深深触动了我,作为儿女,我们都因工作忙碌,很少陪伴家人,以后不管多忙多累,也要常回家看看。
一种信念,一份执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有小草般的坚韧,把根深扎监管一线,兢兢业业,踏实勤奋;他像笔直的大树,有担当,有责任,勇挑重担;他把赤城之心献给了监狱事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