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队伍建设 » 警官文苑

警官文苑┃煤油灯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家乡的老屋垮塌了,在清理物品时,从老屋里搜出了好几盏煤油灯,这些煤油灯大小高低不同,但都是用墨水瓶、玻璃饮料瓶等器材简单制作的,虽已被岁月尘封了原来的面目,但它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

小时候,村里条件很差,没有电用,全家人晚上靠的就是一盏煤油灯,一家人围坐在小方桌前吃饭、聊天、吃葵花籽等,那时物资虽然很短缺,但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很快乐。那时,为了能最大限度的节约煤油,奶奶总是把煤油灯的灯芯调得很小,跟黄豆似的。就是在这昏黄的煤油灯光下,奶奶和母亲不知为我们纳了多少鞋底,缝补了多少件衣服。当奶奶和母亲在煤油灯下做活的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几人就扒在周围做作业、玩游戏,不一会儿工夫,每个人的鼻孔里都被煤油灯的煤烟熏黑了,但那时总是那么的开心、快乐和无忧无虑。

制作煤油灯首先找一个橡皮的塞子塞住瓶口,再找一根细铁管,里面穿上灯芯,插在瓶子里。每天晚上,全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坐在煤油灯下,尽管没有像现在这样有电视看、有电脑(手机)等玩,但全家人围坐一堂谈笑风生是那么的亲切,距离是那么的近,整个家里热闹非凡,不一会儿整个家里都弥漫着呛人的煤油味,家里都被煤油灯一股股的黑烟熏黑了。然而,社会发展了,可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了,现在就算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都是各自低头摆弄自己的手机,交流越来越少,再也找不回儿时一家人在一起时那种快乐的氛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煤油灯伴着我童年六、七年的生活。随着国家越来越强大,经济越来越发展,全国人民的生活日见好转,于是村里的条件越来越好,渐渐的每家每户都用上了电,停电从不规律到有规律,从常停电到少停电,就算停电也能很快恢复,光阴在煤油灯下静静地流淌,岁月在跳动的火苗上渐渐遗失,现在无论是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偏远的农村,到处都是灯火辉煌,煤油灯的光芒被如虹的电灯、霓虹灯慢慢淹没,它们有的被扔掉,有的被遗忘在老屋的角落,有的丢弃在被牛圈中阴暗的一角,有的被放在书柜里最不起眼的地方,蒙上了历史的尘埃!我想1990年以后出生的农村孩子不知道什么是煤油灯,也不知道煤油灯是什么样子了吧!




看着这些老煤油灯,心中感慨万千。它呛呛的油烟子味,油腻腻的灯身和跳动的火焰,以及那蠕虫似的火苗摇晃仿佛重现在眼前,让我在内心深处泛起了对美好童年的怀念,让我再次体会到了老一辈人的艰辛,为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他们付出的太多太多;也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无论我们走得多远、爬得多高,都应不改初心、不忘初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当初的誓言,用勤劳的双手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做一名品格高尚的人。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