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帮带”不仅是警务技能的传授,更是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承载着责任与担当。我的师傅陈观刚是照亮我在成长之路的引路人,我们的故事在救赎与重塑之中悄然展开。
初遇的启蒙
初入监狱系统,我满心都是对未知的忐忑。师傅察觉到我的不安,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别怕,这里虽然特殊,但只要坚守原则,怀揣善意,就能找到方向。”他的声音沉稳,眼神中透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师傅是监管一线的行家里手,从每一个重点部位的情况,到每个罪犯的基本案情与心理特征,都能娓娓道来。记得有一次,我跟着师傅去巡查监舍。面对一名情绪低落、对改造充满抵触的罪犯,我不知所措。师傅却从容地走上前,开始与他拉起家常。从家庭琐事到人生理想,看似漫不经心的对话,却巧妙地突破了罪犯的心理防线。那一刻,我才明白,与罪犯的沟通并非简单的训诫,而是一场心灵的沟通与修复。
成长的教导
师傅的教导方式独特而高效。他不会长篇大论地灌输理论,而是在实战中让我领悟。一次,我负责组织一场罪犯的文化教育活动,手忙脚乱之际,师傅在一旁默默观察。活动结束后,他带我来到操场角落,指出我在人员调配、时间把控上的失误,又分享了他年轻时组织活动的趣事。他笑着说:“犯错不可怕,关键是要从中学到东西。”
工作之余,师傅也像一位亲切的长辈。他关心我的生活,会在我值班时询问我的身体情况。“只有自己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这是师傅对我说过最多的话。在师傅的影响下,我逐渐褪去青涩与稚嫩。我学会了在执法时刚正不阿,面对罪犯的违规行为绝不姑息;也学会了在教育改造中春风化雨,用耐心去化解他们心中的坚冰。
传承的师恩
师傅的教诲始终如明灯照亮我前行的路。我深知,监狱人民警察不仅是法律的执行者,更是正义的捍卫者、灵魂的工程师。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我将带着师傅的期望与教诲,一步一个脚印,为这高墙内的世界带来更多的希望与安宁,让每一个走出监狱的人都能真正重新开始,也为构建更和谐安全的监狱环境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