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队伍建设 » 警官文苑

传帮带|从“跟着走”到“自己上”,他们成长路上的 “心”感悟(二)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跟着走”的日子,是“学”与“悟”的起点;

“自己上”的时刻,是“责”与“能”的蜕变。

这些在成长中沉淀的“心”感悟,

终将成为他们坚守岗位、守护监狱安全的坚实力量。

师傅:洪福洋

徒弟:夏

转眼间,到监区工作已有大半年,从最初面对高墙时的紧张无措,如今已慢慢变得从容坚定,这一切的蜕变得益于我的师傅。他是一名退役军人,军旅生涯刻在他骨子里的严谨与担当,成为了我从警路上最生动的“教科书”。

初到监区,当面对繁琐复杂的工作时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时,他拍拍我的肩膀告诉我:“监狱工作涉及的专业多,需要学习的方面也很多,但学习本就并非易事,慢慢来,多问、多磨。”师傅带着我从队列指挥、队前讲话开始,反复示范,带着我打磨一字一句、规范一动一令。第一次参与巡查监舍,他教我“走直线、察细节”,步伐要稳、目光要细,床板缝隙、物品摆放都要留意。“在部队,战备检查不能有半点马虎,这里的监管安全更是丝毫不能松懈”;遇到罪犯改造情绪不佳时,他从不让我急于干预,而是带着我先观察,找监舍罪犯了解情况,等他情绪平复后再沟通。“教育改造要知其所想,硬来只会适得其反。”在他的言传身教中,我从新手小白逐渐成长起来,师傅身上那股军人特有的严谨与温暖,让我明白了监狱工作不只是“监管”,更是“引路”。我将把这份责任落进每一个工作细节里,在守护安全、助力新生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师傅:梁兴科

徒弟:顾乾坤

师傅教会我的不仅是“怎么做”,更多的是“为何这么做”。第一次跟着师傅进行监舍检查当我自认为已经全面检查完毕准备记录时,师傅却蹲下身,指尖划过床板缝隙,从里面捻出一小片被揉皱的违规纸条。在感叹师傅经验丰富的同时,也明白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每一角落都可能藏着安全隐患,我们多一分细心,监区就少一分风险。”他边说边示范,从物品摆放的规范间距,到危险品的识别要点,连洗漱用品的完整度逐一检查。还记得第一次处理罪犯矛盾时,两名罪犯因琐事现场起了争执,我急着上前制止,师傅一把拉住我,让我先观察两人情绪,再分别带到谈话室先学会倾听等他们说完各自的看法,激动的情绪也随之褪去了大半,这时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他们正视自己的问题,化解矛盾师傅告诉我:“管理不是硬压,要懂‘共情’,知道他们的想法和顾虑,才能找到解开疙瘩的钥匙。师傅从不吝啬给我分享自己多年来摸索出的工作“门道”,就这样,日复一日,师傅的言传身教中我快速成长起来,也在耳濡目染中读懂藏蓝使命。

如今,我不再时刻跟在师傅身后,但他教我的习惯早已成为了本能:巡查时会多留意罪犯的眼神,谈话前会先翻一遍罪犯档案,值班时会多转两圈走廊。曾经觉得“枯燥”的重复,现在懂了是“坚守”的意义;曾经敬畏的“威严”,如今明白是“责任”的分量。我也会像师傅那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守好每一寸平安,把责任和使命继续传承下去。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