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监狱文化

终于等到你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七年,整整2556天、61344个小时、3680640分、220838400秒,每一秒对于服刑人员夏某来说都是一种内心的煎熬,思念着家里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童、曾经允诺要携手一生的妻子,这种想见而不得见的感觉如鬼魅一般让夏某夜夜都在思念的煎熬中度过。↓

  夏某,曾因为家庭贫困,加上自己好逸恶劳的性格,就铤而走险的走上运输贩毒的道路,他曾以为这是快速致富的好方法,可曾想到自己是走在法律的钢索上,最终掉进犯罪的深渊。因为自己的懒惰与贪婪,导致白发苍苍的父母还得为生计四处奔走,妻子也离自己而去,一个圆满的家庭就这样支离破碎。内心的悔恨和对家庭的内疚,让夏某无法专心改造。

  管教干警为了让夏某能放下心中的顾虑,多次与他谈心,在了解夏某的情况后,也主动帮助他联系过家人,但总是联系不上。看着意志消沉的夏某,管教干警急在心里,担心夏某继续这样下去会出现什么问题,就及时将夏某的事情汇报给监区领导,监区经过讨论和研究后,就成立亲情帮教小组,亲情小组立即对这次帮教存在的难度问题进行了分析:一、如何联系夏某的父母;二、夏某的妻子离婚后是否还愿意前来看望夏某.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帮教小组亲自到夏某的老家与两位老人联系,待干警告知两老夏某的近况,二位老人泪眼模糊,拉着干警的手说:“这么多年,想儿子啊!他就是我们的命根子,想得我们心里疼啊,可是怎么去?想去不知道在哪?想去路费咋办?穷啊!”亲情帮教小组告诉老人不用担心路费的问题,费用由监狱承担,老人由诧异到感动。

  解决完第一个问题后,亲情帮教小组,又到了夏某前妻的家里,将夏某对其的愧疚和悔恨告诉夏某的前妻,前妻听后也欣然同意,更让干警高兴的是夏某的岳母也愿意随同我们一同看望夏某。

  会见室内,夏某看着老母亲、妻子和岳母都前来看望自己,这么多年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愧疚都化作无声的泪水,听着老母亲说家里一切安好,妻子和岳母时常过去帮衬着老母亲,甚至还为自己准备了几亩果树林让他出狱以后能有谋生的地方,夏某这心里说不出的滋味。要不是自己的好逸恶劳,怎会让亲人为自己操碎了心,可现在只沉浸在对往事的悔恨中也于事无补,如今要做的是听管教干警的话,好好的改造,争取早日出狱,能再在父母面前尽尽孝,能好好的努力生活,给自己的孩子做一个榜样。

  会见结束后,夏某主动找到管教干警,他说:“我以为家人早已放弃我,没想到他们事到如今都为我考虑,我不会再像以前一样,消极改造,我会好好的服从管教,努力的在监狱中学习一门手艺,不辜负家人和干警对我的期望,很感谢你们,让我看到的重生的希望。”听到夏某的一席话,让干警觉得这几天的努力付出是有收获的。

  为了让服刑人员能安心改造,重新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是监狱事业的首要目标,为践行着对服刑人员及家属的承诺,我们努力着,以后也会继续为了这个目标前行着。(李皖筠 邱大胜)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