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严的高墙内,监狱人民警察是黑暗里的一缕阳光,穿过阴霾,照亮罪犯心中的每一个角度,他们用一颗颗诚挚的心,带着“温度”去感化每一个罪犯,用心用情地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暗淡人生 消极改造
罪犯刘某某自幼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由于家庭原因造成的心理影响,刘某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最终因犯抢劫、抢夺、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作案时年龄仅18岁。
2018年,刘某某转入普定监狱服刑后,多次发生打架斗殴、顶撞民警等违规违纪行为,充分暴露出其偏执、极端、崇尚暴力、目无法纪等负面人格特征。
对症下药 重塑“新生”
纪律约束强化 促进规范意识养成
改造好刘某某的关键第一步,就是让他遵守监规纪律。一监区将刘某某作为监区重点罪犯进行管理,并加强向刘某某讲解监规纪律。同时,抓住刘某某年轻好面子的性格特征,在进行集体教育时对刘某某改造进步的地方进行公开表扬。这一举措让刘某某内心成就感不断增强,规矩意识逐渐扎根内心,促使其从被动服从变为主动遵守。
亲情关爱软化 家人的关爱促进新生
“那个场景我永远不会忘记,想到有家人的关爱,想到母亲的期盼,我肯定要悔过自新,积极改造,重塑自我。”刘某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
2023年8月,监区充分利用监狱组织的亲情帮教活动这个契机,直管民警为罪犯刘某申请了高墙内的亲情团聚。
在亲情帮教活动现场,刘某某见到了几年未见的母亲和妹妹。那一刻,他和家人积压许久的情绪终于迸发出来,和母亲相拥而泣的他一直在进行忏悔,家人也在一边鼓励刘某要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家团聚。
用心用情暖化 缓解情感冲突、保持改造信念
2024年5月,刘某某母亲因病去世,监区直管民警经过多次与刘某某家属沟通后,达成了暂时先不告知刘某某噩耗的共识。监狱民警立即强化同刘某的谈心谈话和关注,坚持每天与刘某进行谈心谈话,了解刘某的思想动态,试探性谈论关话题,待其有心理准备后,才让家人告知其母亲去世的消息。
母亲的离世让刘某某有了更深的愧疚感,民警通过谈心、拉家常等方式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情绪。同时,鼓励刘某某积极学习知识和技能,引导其对母亲的愧疚感转变为对家庭的责任感。
心向阳光 驱散黑暗
刘某某从刚入监的问题罪犯转变为改造表现良好的罪犯,在生活上主动帮助其他罪犯,积极帮助新入监的罪犯适应改造生活并以自己为案例告诫新入监罪犯积极改造。
“过去的人生是灰暗的,现在有光了,我要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刘某某在谈话中对民警说道。
在高墙内,每天都上演着关于重生和希望的故事,刘某的改造之路只是监狱人民警察教育改造罪犯的一个缩影。监狱人民警察用耐心和智慧,去解开罪犯的枷锁,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让重生与希望的故事在高墙内不断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