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从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刘临风,做出了一个令同窗意外的选择——放弃IT行业,考入黔北监狱。这个决定的种子,深埋于家庭的藏蓝基因。他的母亲,也是一名监狱人民警察。
从小到大,母亲在晨光中整理警徽的专注身影,深夜归来的疲惫脚步,以及“做事有始有终”“责任重于泰山”的朴素教诲,在他心中烙下印记。于是,他决定:追随母亲足迹,续写守护篇章。
淬火转型:“理工脑”遇上“传帮带”
从与代码算法打交道的“理工男”,到直面罪犯的监狱人民警察,巨大的角色转换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初入监区,面对陌生严肃的环境和不同类型罪犯的管理压力,他觉得比调试最复杂的bug程序压力还大,起点充满跨界者的忐忑与求知。
黔北监狱深厚的“传帮带”传统为他从警之路铺设坚实阶梯,经验丰富的“师傅”从夜班值守注意事项、书写工作台账,到如何处置突发事件、与罪犯谈心谈话等,事无巨细地教导他。
他自己也格外上心,值班间隙、工作空隙统统拿来学习。“能问就问,能干就干”,他用理工男的务实态度,将追求逻辑清晰、步骤严谨、结果精准的“代码精神”融入监管:在生产现场一丝不苟排查隐患,在计分考核工作中严谨高效确保公平,在教育课堂尝试用逻辑和多媒体提升效果,在信息收集中发挥专长规范数据。不到半年,“门外汉”凭借“理工式”的细致精准赢得初步认可。
锋芒初显:跨界优势闪光获认可
2024年初,监区启动“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这项涉及流程优化、文化塑造的系统性工作,面对任务,他没有畏难,并意外地成为他跨界背景的“闪光点”。
他运用计算机专业的流程图绘制和系统分析能力,快速梳理出建设的关键节点和逻辑关系,将复杂要求转化为清晰的可视化图表;主动学习其他监区的先进经验,做好资料搜集整理,利用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高效提炼出适合本监区的要点。
这次独立承担重任的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综合能力,更让他找到了专业背景与监狱工作的结合点,极大地增强了自信。从入警时频繁的“这个我不太懂,能教教我吗?”,到现在同事们常问的“临风,这个流程你熟,给讲讲呗?”,角色的悄然转变,让他体会到付出的意义和职业的分量。因工作表现优异,他被评为监狱2024年度“先进个人”。
先锋之志:步履不停向党靠拢
怀着对党的忠诚与向往,2024年3月,刘临风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参加每一次支部学习,工整记录每一次学习心得,认真做好每一件分内之事,他笃信:“初心不是写在代码里的注释,而是要用每一次履职尽责去运行、去验证。”
如今,他的身影依然活跃在监管改造的第一线。他清醒地认识到,距离真正的“优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知道自己不是最出色的那个,但我愿意脚踏实地,一直向前走,永不停步。”这份质朴的自省与进取,正是“艰苦奋斗”的黔北监狱精神的生动注脚。
刘临风的故事,是新时代藏蓝传承与跨界融合的生动注脚。监狱“传帮带”沃土的滋养下,这位“00后”理工男将系统思维、高效学习与“代码精神”融入监管改造工作,淬炼出扎实本领,完成从“IT青年”到监狱安全“守夜人”的成长跨越。在高墙内的安全征途上,刘临风正以青春之名,奋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绚烂多彩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