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队伍建设 » 警官文苑

一线淬火砺初心:一名机关民警的“新警色”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黔北监狱狱政管理科民警  钟晨


盛夏六月,我怀揣期待与敬畏,踏入女监监管一线,开启为期四个月的实训淬炼。这段时光,如一块砺石,磨去思想的浮尘,也如一方熔炉,重塑能力的筋骨。回望来路,我对监狱工作的理解从扁平走向立体,从表层深入肌理。

在男犯监狱工作的四年间,我的视野多囿于文书案卷、数据报表与规章条文。直至身着执勤服、佩戴装备踏入监管区的那一刻,现实的厚重与复杂才扑面而来,让我真正触摸到监狱工作的“脉搏”。一线工作远非简单的看守与监督,而是一张交织着管理、教育、心理与行为的精密网络。从晨光熹微的组织出工,到烈日下的劳动现场管控;从润物无声的个别谈话,到星夜时分的巡查摸排——每一处细节,都是对责任最直接的叩问。在这里,我深切体悟到,一线民警是高墙内最敏锐的“感知细胞”,是司法堤坝最坚实的“守护基石”,也终于读懂“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这句话所承载的千钧重量。

在女监,我跟随经验丰富的分监区长与带教民警,如海绵吸水般汲取实战智慧。学习谈话,不仅是语言的交锋,更是心智的引导与共情的艺术;值守劳动现场,既要明察秋毫排查隐患,也需循循善诱调动改造积极性;参与队列训练,则让我深刻体会到规范管理对行为塑造与纪律内化的重要性。在一次次实践中,我的业务能力悄然生长,应对复杂局面的底气也随之增强。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基层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我自身的短板:面对突发状况,理论虽存手中,却欠“火候”;开展思想工作,虽怀热忱,却未得“润物无声”的真传。更让我触动的是,一线民警常年肩负高压、高风险之重,她们的坚韧与担当,非亲身经历难以真正体会。这份差距,是警醒,更是前行的坐标。

实训落幕,回归机关,身心却已不同往日。肩头仍带着一线的风尘,心中却装满沉甸甸的收获与反思。我更加理解基层的不易,也更加敬佩那些常年扎根一线的战友。展望前路,我愿将这段淬火岁月的养分,化为坚定步履——常怀敬畏,恪守职责;永葆初心,服务基层;勤学不辍,锐意前行。以此身、此心,继续奔赴于崇高的监狱事业,不负警服荣光,不负时代韶华。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