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日落西沉,忙碌了一天的监狱建设工地渐渐安静下来,远处一道亮光划破了昏暗的夜,原来是今天值班的“老杨”又来巡查工地了。自从监狱建设开工以来,只要“老杨”在工地上,对施工现场的巡查从未间断过。
“老杨”是谁?他就是负责监狱建设现场管理的杨云华。杨云华,男,1965年9月生,1986年7月从武汉电力学校毕业分配到水电九局工作,1990年11月调入田沟监狱。在田沟监狱工作的三十余年里,杨云华历经多个岗位,是一名见证田沟监狱发展变迁的老党员、老民警。
老牛亦解韶光贵 不需扬鞭自奋蹄
“岗位没有高低贵贱,都是为人民服务,只是分工不同。”这是杨云华从监狱纪委副书记转岗到施工现场管理的真实想法。他从中层干部岗位退下来后,主动向监狱党委请缨,到监狱建设工地参加现场管理。
作为建设工地现场管理副组长,为了做好现场管理,杨云华重新捡起生疏多年的业务知识。面对一张张已经变得陌生的工程图,有点老花眼的他就把图纸拍到手机里,用放大功能一点点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就是凭着这份执着,硬是把上千份图纸弄了个明白,每当提到某一份图纸,他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杨云华(右)在查看水电施工现场
为了抓好工程质量,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建设工程,杨云华对施工现场的大小细节都要逐个查看。在桩基础施工现场,他经常守在钻机旁边听钻机的声音,查看取出的岩芯,测量钻孔的深度,通宵站在一旁监督浇筑混凝土,并对混凝土消耗情况详细记录。在主体框架浇筑现场,他不顾年龄大、腿脚不方便,攀爬到十多米高的框架上,对钢筋配筋、模板尺寸、模板内是否存在杂物、保护层是否满足要求等都必须要亲自过问,亲自检查,保证钢筋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常常有人问:“你身边不是有年轻人吗,让他们去看看就行了吧,这样大的年纪有必要亲自去吗?”
“不亲自去看看,心中没有底,签字时心里是不踏实的。再说了,每个人的工作任务都很重,都有事情要做,不能什么事都推给年轻人。”杨云华如是说。
杨云华(右二)在桩基础施工现场
一日不读书 胸臆无佳想
“只有学习,才能承担新时代赋予给我们的使命,才能远离能力不足的危险。”面对学习,杨云华总有这样的危机感。
在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中,他积极参加支部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做读书笔记、撰写学习心得、参加学习研讨,深刻领会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刻领悟党在各个时期的历史精髓,坚定“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提升能力素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履好职、尽好责。
“翻开《中国共产党章程》,党员的第一项义务就是认真学习。”杨云华总是这么对年轻民警说,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从学校毕业后,先后转了近十个岗位,面对新的业务工作,他坚持从书本上学、在实践中学、向经验丰富的前辈学,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不断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把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完成好。
平凡岗位 不平凡的坚守
“离岗离不去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转岗转不掉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这是杨云华转岗后常说的一句话。
他来到新的岗位,看到身边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想到曾经年轻的自己,如何带好年轻人是他常常思考的问题。面对年轻人有这样那样不足,他从思想上开导,从纪律上教育,从行动上做示范,教他们做人做事。遇到难题,他主动想办法,和年轻人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行动教育、引导、帮助年轻同志履职尽责、遵纪守法,使他们少走弯路,不走歧路。
在勤政廉政方面,杨云华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把实干、肯干、能干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工作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多想办法,不玩虚的,不斤斤计较,无论做什么都讲究踏踏实实;在纪律上,严于律己,淡泊金钱名利,不伸手,不强求,时时筑牢自己的思想防线,清白做事,干净做人。
杨云华说:“我是一个平凡的共产党人,就要在平凡岗位上铸就忠诚、践行使命,就要在平凡的人生中书写不平凡的坚守,展示新时期基层共产党人的绚丽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