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疫情防控少不了他们的爱岗敬业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为鼓励先进,树立典型,传播正能量,在全监营造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经董事会研究,决定给以下同志嘉奖或通报表扬.......”

近日,贵州汇北工贸有限公司召开职工大会,监狱党委委员、副监狱长、贵州汇北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廖冰宣读了给予潘险峰同志嘉奖,给予敖明黔、沈太平、陈建三名同志通报表扬的决定。

小编随后采访几位同志,了解他们自疫情防控以来的先进事迹。

潘险峰,1995年从事驾驶工作至今,从最初驾驶双排座货车到如今驾驶警车,20年零事故。他常说“开车就和做人一样,你不爱惜车,把握好方向盘,车就会跑偏,你不要求自己,就容易犯错。”

2020年7月12日,潘险峰驾车送刑罚执行科的同志前往贵阳出差。13时许在贵遵高速公路贵遵交界处,一辆蓝色轿车撞上高速公路护栏,一名中年女性在马路中拦车呼救,他立即将车停在应急车道安全处,下车与同车人员开展施救工作,并拨打110、120告知车祸现场情况。在等待救援过程 中,为防止二次车祸造成严重事故,他及时转移受伤群众,疏散围观人员,直至交警和医护人员赶到现场。

敖明黔,已经55岁的他本可在相对清闲的岗位干到退休,但他总像一匹不知疲倦的战马,战斗在小车驾驶的第一线,哪里需要帮手,哪里就有他,同志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闲不住”。

6月22日,连日的阴雨天气致使地面积水湿滑。敖明黔同志在执行公务出车时,滑倒摔伤,多数软组织红肿。时值接送干警前往监区办公时段,他扫了红肿的地方一眼,继续坚持完成了出车任务,结束当日工作后,伴随着手臂的疼痛他才想起受伤的地方还没处理。领导和同事都让他回家休养,他却说“软组织挫伤不影响工作的开展,特殊时期我没能在防疫一线作贡献,但也不能因自己的原因给单位和同事添乱。”

沈太平,54岁的他长期从事水泵管理、环境消杀、厕所清洁,不善言辞的他,脏活累活抢着干,后勤保障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风风火火的身影,人们送他外号“多面手”。

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由于二号井片区供水设备老化,时常发生临时断水情况,为保障正常供水,他连续12天吃住在单位,只要用水出问题,他都立即赶到一公里外的水泵处察看情况,解决问题,确保正常供水。

7月2日,在开展道路杂草清除工作时,小腿不慎被除草机划伤。但他没有因此而向领导请假休息,而是在医院进行包扎后又返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完成除草、保洁、消杀等工作。他谦虚说:“单位就和家一样,要用心去经营和维护,我虽然文化不高,能做的事也不多,但我有力气,有责任心,大家都努力多做一点,这个大家庭就会越来越好。”

陈建,长期从事环境保洁和用水管理工作。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参与监狱封闭隔离保洁、消杀工作累计达42天,并严格按照封监管理疫情防控要求完成了相关工作任务。

6月28日至7月18日是他第二次封闭隔离的时间。其女儿在校参加活动时突然晕倒,在得知情况后,担心临时性请假会影响单位封监工作的整体安排部署,他没有提出提前解除封闭隔离的要求,而是通过联系家人和学校及时处理突发情情况,将孩子送往医院去检查治疗,自己却坚守在封闭隔离岗位,认真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疫情防控以来,在监狱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始终能看到干工忙碌的身影。他们看似平凡,可每个人都带着勇敢与热忱,带着爱岗和敬业,带着牺牲与奉献。关键时刻他们冲得上去,危难关头他们豁得出来。为保监狱平安,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在平凡的岗位上执着坚守。他们没有抱怨,没有牢骚,有的却是做好每一件小事,防范好疫情传播的每一个环节。他们的事虽平凡,但他们的精神却光芒四射。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