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父亲,就没有我们自己。父爱是什么?恐惧时,父爱是一块踏脚的石;黑暗时,父爱是一盏照明的灯;枯竭时,父爱是一湾生命之水;努力时,父爱是精神上的支柱。可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缺失父爱的童年让他们稚嫩纯真的脸没有了笑容,极度贫困的家庭又让他们过早的承受着不该承受的一切。他们,就是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孩子。
时值“六·一”儿童节的前夕,新型冠状病毒在神州大地还未完全退去,贵州省田沟监狱民警对困难服刑人员家庭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给那里受伤的小天使带去爱的关怀与他们父亲的思念寄语。
慢慢走近服刑人员的家,远远地看见三个孩子站在破烂的瓦房前,背着小手,既羞怯又稚嫩。失去家中的顶梁柱,对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蒙上了一片阴霾,整个屋子能算得上电器,除了头顶那盏昏黄的灯光,便是屋脚那方窄窄的电炉。
在耐心询问后,民警们得知这三个孩子还有一个姐姐,年仅18岁却已经是这个家的顶梁柱。父亲坐牢,母亲出走,她却用淡薄稚嫩的肩膀,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不一会,刚刚下课的姐姐匆匆跑进家门了,本是花季少女的脸上却多了一分大人的成熟与操劳的憔悴。
招呼孩子们坐下,民警为他们播放录制的视频,看着屏幕前父亲久违的脸庞,四个孩子强忍的泪水终于滑落下来,他们多想父亲回来,能给他们一个深深的拥抱;想念父亲回来,为这个飘摇的家遮风避雨。
临走前,民警们忽然发现屋子一面墙上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奖状。大家都停住了脚步,默默凝视着,这些奖状像是刺破黑暗的光,虽然微小却让我们看到这个家未来的希望。
特困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今天,我们为他们架起一道大墙内外的爱心桥梁,解除服刑人员的后顾之忧。促进他们积极改造,争取早日重获新生,重返家庭,担起应尽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