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推进安全宣传氛围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司法部监狱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加强监狱安全生产管理的若干规定》第六条明确规定“监狱、监狱企业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使警察职工、服刑人员熟悉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2017年省监狱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监狱系统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本人认为在监狱企业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就是着力强化生产作业现场管理,着力抓好监狱企业安全知识、法规的宣传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实现监狱企业安全文明生产。对此,夯实监狱安全生产基础条件,实现监狱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为监狱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一、 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安全文化是安全科学发展之本,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多年来,监狱和监狱企业在抓好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监狱企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络,安全投入逐年加大,为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安全生产的硬件和软件方面还存在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这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技术的措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管理和法制的措施才能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要实现根本的安全,最终的出路还在于安全文化。我们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全体人员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才能确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2、安全文化作为监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监狱文明和素质的重要标志。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全体人员的精神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监狱公司的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对全体人员文明素质的提高具有导向、约束和凝聚作用。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每一名管理人员、作业人员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价值观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符合监狱的安全理念。使监狱企业尽快走出随时进行的隐患排查整治思维、管理模式,实施超前创新,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通过安全文化制度约束全体人员的安全行为,使每一名人员自觉地增强安全意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以及应具有的安全道德,从而能自觉地遵章守纪,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做到“三不”伤害,提高整体的安全水平。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激发全体人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良好的安全氛围和系统的安全文化熏陶人,人员潜移默化,最终形成全体人员同心协力、奋勇拼搏、开拓进取的安全文化氛围。

     3、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灵魂。安全文化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凡是脱离安全生产的行为都会被它拉回到安全生产的轨道上来。监狱安全文化建设标志着监狱企业现代文化的水平,标志着监狱企业文明管理的水平。安全文化不单是指全员安全知识的提高,更是指人们对待安全科学技术的态度;不单是指监狱企业安全管理活动产生的成果,还包括造成那种管理方式的原因和所体现出来的安全行为准则;不单指有序的安全生产环境,更是指产生这种环境的文化基础;不单指监狱企业领导做出的安全决策,更是指这种决策折射出的领导者信仰的安全哲学;不单指事故的下降值,更是指对待这种下降的心理态势。总之,监狱企业安全文化是渗透在安全管理一切活动中的灵魂所在。安全管理主要是管人,管人最好的方法不是利用人盯人的防范、计算机的监控,而是运用文化的微妙影响。安全文化能为全员提供安全生产的思维框架、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使人们在自觉自律中舒畅地按正确的方式行事,规范和控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安全行为。

 二、监狱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和培育途径

 建设和培育监狱企业安全文化,必须遵循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树立安全生产可控、在控的指 导 思 想 引 领 下,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作为安全文化的灵魂,把“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作为安全文化的精髓,把“以人为本、安全发展”作为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把劳动作业环境作为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用“三铁”(铁的制度、铁的面孔、铁的处理)的手段、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决心,增强红线意识,做到底线思维,坚决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从“管理、制度、素质、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

 1、按照“管理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的要求,保证各项规章制度、措施运行有效。在明确各自岗位职责的前提下,通过对劳动现场的科学管理,体现了作业环境的安全生产和安全文化建设的物质形象。进一步完善安全网络体系管理,充分发挥网络体系的作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实现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

制度体现了监狱企业管理的形象和水平,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保证。当前的主要问题不是缺少制度,而是缺少对制度的执行力。监狱领导多次在会议上强调:“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加强科学管理、确保监狱安全稳定的根本手段。有制度不严格执行,比没有制度的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理顺生产各环节的管理体制和机构、岗位设置,建立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运作机制,仔细梳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的班组和个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建立一套比较实用、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

同时,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和 考 核 办 法 ,健 全 激 励 和 约 束 机 制 ,奖 惩 分 明 ,严 格 考 核 ,保 证 规 章 制 度 执 行 到 位 。要 大 力 提高全员的 法制观念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坚决杜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加强对工作现场的安全监督,对 “三  违  ”行 为 必  须 打 击,严 肃 处 理,做 到 违 章必 究。对 于 因 为 工 作 懈 怠 ,导 致 事 故和 严 重 失 误 的,要 坚 持“四不放过”原则,依法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在制度建设过程中,也要体现人性化管理,让作业人员感受到执行这个制度是对自己的关爱,对别人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规章制度的落实重在明确责任界面,提高每一个人的安全意识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实现人人都是安全员的要求。

 2、按照“提高素质、规范有序、保障安全”的要求,提高全员安全素质,构建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人的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最关键的因素。提高全员素质要从监狱企业的每一个岗位做起,落实到每一个人员的身上,重在抓好一线作业人员安 全 知 识 、专 业 知 识和业务技能的培训,从而提高每一个人员的安全素 质 和 岗 位 技 能。

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是构建安全文化建设的外部条件。环境状况体现管理水平和审美境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也对人的情绪、行为产生相应的影响和作用。环境包括作 业 场 所 的 环 境 、生 活 环 境和人文环境。要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营造一个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环境,就是使全员所处环境既具有约束作用,又具有展示作用。约束作用体现在规范有序上,指示、提示、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比较完备,体现对生命的关爱,有利于安全生产。展示作用体现在各自的环境特色和审美情趣上,让作业人员身处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得到熏陶,现快乐劳动的境界。

三、 准确把握安全文化建设起步阶段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加强领导,紧紧围绕监狱企业实际,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在安全文化推进过程中,需要各单位、各 部 门 的 相 互支持 与 配 合,生产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有可 操 作 性 的 实 施方案,逐步推进。    

第二,不断创新安全管理的机制和安全文化的培育手段和方式。

在坚持已有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同时,要根据监狱企业的发展和生产情况,根据作业人员的思想状况,及时地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借鉴其他监狱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管理方面好的经念,吸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思想,有针对性地加强全员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教育培训。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传播安全文化,尽其发挥安全文化建设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达到启发人、教育人、约束人的目的。

    第三,利用一切手段和设施,加大对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对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要摆在更重要的位置来实施。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人的精神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监狱企业的安全管理。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地去落实好安全生产知识、法律法规、操作技能的宣传培训,规范作用现场的安全生产环境,有针对性地培育安全文化,在全员的共同努力下,抓好责任落实,监狱安全管理工作将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