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监狱文化

【直击心灵,触发共鸣】清镇监狱探索“巡回课堂”课后讨论新模式引来好评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为落实好“以改造罪犯为中心任务”的工作目标,着力破解罪犯“课堂教育”教师资源不均、课程质量不高、内容单一等难题。贵州监狱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对全省监狱优质民警教师进行整合,丰富拓展教学方式和内容,2024年3月至12月,以片区为单位组织开展罪犯课堂化巡回授课,助推贵州监狱教育改造工作提质增效。

清镇监狱积极对接上级部署安排,创新开展了让罪犯现身说法、引发“全员共鸣、全体反省”的“罪犯教育日”课后研讨活动,有效提升改造了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明显成效。

罪犯课堂化教育片区巡回授课,是落实罪犯管理教育工作的有力推手。为切实组织好这一活动,监狱不仅精心遴选了优秀的民警作为讲师,更从课件、内容等方面作了精心部署。然而,部分罪犯在课堂上“如听天书”,产生了精力不集中、“混日子”等管理堵点。对此,分析认为,教育效果好不好,受众最有发言权;“上课了”不等于“上好了”,唯有抓好课后的监督跟进,引领罪犯讨论交流听课体会,对课堂及时校正,才能切实起到入脑入心的作用。为此,他们决定创新罪犯教育日新模式,突出罪犯对于教育课堂的真实观感,近日,清镇监狱组织全体在押犯举办了2024年贵阳片区民警教师“巡回授课”情况首期讨论活动。

“今天的课很有意义,让我明白了少怨、少欲才能重新开始的道理!”4月11日,授课民警以《道德经》和“有话好好说”作为主题,举办了一堂视频宣教课。为真实检视罪犯听课的认真程度和教师授课成效,三监区迅速组织罪犯代表到学习室集中讨论学习心得和感悟,以学习讨论发言形式检验教育成效,明确下一步服刑改造的目标。罪犯朱某某深有感触地表示,“通过今天的聆听,我对中华古代名著《道德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面对即将刑满,回归社会的自己,如何在过去惨痛的教训中重塑自己的后半生,我要好好想透彻,才能更好开始新生活!”

讨论发言结束后,民警对本次讨论活动进行了逐项点评。对讨论发言认真学习、掌握学习知识点多的罪犯进行表扬,同时对学习状态较差的罪犯亮出“黄牌”。在深化罪犯教育日重要意义的同时,明确了学习讨论的常态化要求和“随机抽取、即时发言”举措,引领罪犯群体自觉融入“巡回授课”行动,积极正视改造行为,更好提升改造成效。
    课后讨论促共识,入脑入心见成效。清镇监狱积极探索“罪犯课堂化教育片区巡回授课”课后讨论新模式,坚持让罪犯在教育中入脑入心,有效打通了授课成效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罪犯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良好成效。今后行动中,清镇监狱将持续总结巩固经验做法,积极探索罪犯规范化管理新举措,助力贵阳片区巡回授课取得更好效果,为推动监狱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