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队伍建设 » 警官文苑

年愁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前几天陪孩子一起读书,读到了“大自然的语言”,不由得想,“过年”虽不是大自然的语言,却也是一种悄无声息、深入人们心灵的一种语言。又到一年归乡季,过年如今似乎只是成了提醒漂泊游子回家的一种信号了,还记得孩子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就会告诉我:过年就是回爷爷奶奶家。 过年就是回家,已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灵烙上了深深的烙印。

t01434134304d3b45d0.jpg

过年是多么美好的时节啊!可“年”什么呢?是去年、今年、明年,年份、年月、年龄,猴年、羊年、马年…..这么多“年”,谁能说得清哪一个才是心底的那一个“年”呢?

    记忆中的“年”是婀娜多姿的美少女,是亭亭玉立的大家闺秀,是那慈祥的老妈妈;是父亲脸上难得一见的笑容,是童年无忧无虑的欢笑。“年”是美丽的、温柔的、慈祥的、多彩的,那花花绿绿的世界,仿佛一下子就又到了春天。可是记忆中的“年”似乎已经分别了很久很久,她的模样已经模糊在记忆里了,我使劲浑身解数,努力的思索,可再也清晰不起来了。

20122210169672.jpg

记得童年的时候,一进腊月,过年的气氛就浓厚起来。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年货、小孩子们自然可以无忧无虑的尽情玩耍。那时候门前都有一块“自留地”,我家的自留地正好在院子前面,而且面积很大,加上堂兄妹等一群人每年腊月就会把它变成一个广场,得天独厚的条件,吸引了村子里的很多小孩,甚至青年人也经常过来聚集,当然主要也得益于父辈们也欢喜这快乐的气氛,因此能够宽容自留地受到“践踏”。滚铁环的、踢毽子的、玩陀螺的、追逐打闹的,比今天城市里小广场热闹多了。

那时候有一种自制的跟羽毛球很相似的玩具,具有对抗性质,是稍微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和青年们的最爱。我自己依然能够清晰的记得其制作过程,那是一种用公鸡的羽毛做成的玩具,需要先找一个细细的竹筒,要一端封闭的,然后在多人一起出动,逮一只大公鸡,挑选几根光滑整洁的羽毛狠心的拔下来,将羽毛根部修剪好之后三根羽毛相反方向插入竹筒,一个简单的玩具就制作成功了。但要能够玩起来,还需要一个相似于乒乓球牌的木板,那时候木板到处都是,大人还会帮忙给小孩子们做好。利用木板把它打到空中,能够在空中旋转,也可两个人互相从一端打到另一端,而且能够保证每一次打到的都是竹筒的底部。过年的时候,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在我家门前的“广场”上互相切磋。在我们小孩子的眼中,真是太神奇了!

4835cb0cg6f611b44b1ad&690.jpg

转眼间,腊月很快就过去了,年三十就来到了。好吃的自然不必说了,还可以穿新衣,发压岁钱,还可以拿着压岁钱上集市上去看电影。那才是真正的“贺岁电影”。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年就过完了,我们又开始做梦一般的盼着下一个年的来到。

时光如梭。关于过年的回忆已经越来越远。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过年的方式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现代,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长的“愁”,一种说不清的情绪,是空虚吗?似乎又不像,是痛苦吗?仿佛又不应该。

孩子们再也不会在过年的时候玩我之前的那种玩具了,也许有一天她会听我慢慢回忆,把它们视为罕物;也许会根本无暇听我细说。生活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我们终将不断老去,美好的回忆只能埋藏在心底,陪伴未来的人生。(王霞)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