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心里某个地方,那么亮,却那么冰凉。每个人,都有一段忧伤,想遗忘,却欲盖弥彰……”张信哲的声线温软清凉,直抵你心中深藏的那抹微光。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弯月亮。那月光里,遥寄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愁;承载着对秦时明月照今人,古今同对一片月的哲思;饱含着对桂子树下蟾宫仙子那千古寂寞的无限怜惜;歌颂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跨越空间阻隔的真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乡愁,是故乡山头上的那弯月牙儿;是幼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稚气;是记忆中,月亮下映在小院坝里的竹影摇曳。
年复一年,在故乡纷飞的月光里,君不见,故里草木已深;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已成雪;君不见,慈母手中那游子的衣衫,已密密麻麻缝了一件又一件。远在天涯的游子,每每念此伤怀。他们总会就着乡愁温一壶酒,将这风尘仆仆的思念,和天涯离人的情思借着月光遥寄故乡。
同一轮明月,曾照秦时的宫墙,宋时的砖瓦。它见证着悲欢离合,沧海桑田。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白月光,是穿越千古的情怀。
你听,是谁在北宋的月夜中,站在桂子树下,端着酒杯遥问天边的月亮,许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的美好誓愿?谁又在大唐的月夜里醉酒舞剑,高唱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寂寞?谁又在大清盛世的月夜里孑然徘徊,低吟出:“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的怜惜?
月,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寂寞;是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的孤绝;是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的无我奉献。
无尽的暗夜中,一轮孤月将清辉洒进尘世。在澄明的意境中,月光把世间的一切都温柔明白地呈现出来,世界因她的光芒而变得清澈明亮,她向世人昭示,什么是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她为人世永恒地坚守着一抹纯净之光。她温和寂静,不卑不亢,坚韧不拔。她谦卑地践行着撼动世界的温柔与坚强。
白月光,亦是爱情中最幽深的感动。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寄托;是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的喃喃情话;是我欲将心寄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遗憾无奈;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羞涩浪漫;更是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唯一见证者。
而今夜,又到了中秋佳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着这一轮明月,满城桂香,你是否会穿越时空的阻隔,踏香而来,来赴这场月光的邀约?(徐楷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