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笺警韵
—家书读峥嵘·警声续光荣
当指尖抚过泛黄的信纸,当声音掠过铿锵的字句,那些沉睡于历史褶皱里的红色家书,正以滚烫的温度唤醒当代人的灵魂。它们是革命先辈留给后世的精神密码,字里行间凝结着信仰的力量、家国的情怀,更藏着一个民族穿越百年的精神基因。
书信原文
叔父:
你六月一日的手谕及匡家美君与燕如信均于近日收到,因我近几月来在外东跑西跑,值近日始归。
从你的信中已敬悉一切,短短十余年变化确大,不幸林哥作古,家失柱石,使我悲痛万分。我以已任不能不在外奔走,家中所恃者全系林哥,而今林哥又与世长辞,实使我不安,使我心痛。
叔父!我虽一时不能回家,我牺牲了我的一切幸福,为我的事业来奋斗,请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愿以我的成功的事业,报你与我母亲对我的恩爱,报我林哥对我的培养。
叔父!承提及你我两家重新统一问题,实给我极大的兴奋,我极望早日成功,能使我年高的母亲及我的嫂嫂与侄儿女等,与你家共聚一堂,度些愉快舒适的日子。有蒙垂爱,我不仅不能忘记,自当以一切力量报与之。
卢沟桥事件后,迄今已两个多月了。日本已动员全国力量来灭亡中国。中国政府为自卫应战亦已摆开了阵势,全面的战争已打成了。这一战争必然要持久下去,也只有持久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红军已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改编为第八路军,现又改编为第十八集团军。我们的先头部队早已进到抗日的前线,并与日寇接触。后续部队正在继续运送,我今日即在上前线途中。我们将以游击运动战的姿势,出动于敌人之前后左右各个方面,配合友军粉碎日敌的进攻。我军已准备着以最大艰苦斗争来与日军周旋。因为在抗战中,中国的财政经济日益穷困,生产日益低落,在持久的战争中必须能够吃苦,没有坚持的持久艰苦斗争的精神,抗日胜利是无保障的。
拟到达目的地后,再告通讯处。专此敬请
福安!
侄 字林
九月十八日晚
于山西之稷山县
两位婶母及棠哥二嫂均此问安。
注释和品读
①左权(1905-1942),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一期生,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一分校教育长,新十二军军长,中革军委作战局参谋、副局长,红一军团参谋长。参加了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战役。到达陕北后参与指挥直罗镇和东征等战役。1936年5月,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参加了西征和山城堡战役。全面抗战爆发后,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后兼任八路军第二纵队司令员。1940年8月,参与指挥百团大战。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机关突围转移时,于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7岁。牺牲后,延安和太行山根据地为其举行追悼会,并改辽县为左权县。
②匡家美君,指匡金美,左权的同村朋友。
③燕如,左权族中亲友。
④林哥,指左育林,左权的大哥。
⑤字林,是左权原名。
⑥棠哥,指左纪棠,左权的二哥。
这是左权1937年9月18日写给叔父左铭三的书信。信中,左权请叔父帮忙照料家人,并介绍了全国抗战的形势,表达了经过持久艰苦斗争必将取得胜利的信念,文中还特别表达了革命道路伟大、光明、正确的思想。信的大意主要有三层:一是交流家事。在大哥去世,家里失去支柱的情况下,左权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继续从事革命事业,由于不能顾家,只能恳请叔父帮助照料家人。二是介绍了全国抗日斗争的形势,抒写了打“持久战”的正确思想认识。谈了军队改编的情况和游击运动战的态势、全国困难的财政局势后,他指出,“这一战争必然要持久下去,也只有持久才能取得抗战的胜利”。三是表达了坚定不移走革命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他说:“请相信这一道路是光明的、伟大的,愿以我的成功的事业,报你与我母亲对我的恩爱,报我林哥对我的培养。”
1942年左权牺牲后,全党全军十分悲恸。当时,毛泽东提议,我党领导的所有宣传工具都要大力宣传左权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周恩来称左权是“有理论修养,同时有实践经验的军事家”,“足以为党之模范”。如今,我们阅读左权写的这封信,在回顾其光辉的革命历程、领会他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的同时,要学习他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学习他舍弃小家为大家的献身精神。这是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情怀。
来源:文章摘自《百年红色家书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