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中医冬季养生小知识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天有春、夏、秋、冬四季之轮替,人的生理活动也随着四季的轮替而变化。人和自然界要达到和谐,人才会更健康,自然界有四季,所以,人要根据四季的变化来养生,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情绪

在冬季,人体的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时期,因此,冬季养生要注重于“藏”,“藏的意思是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要学会调控不良情绪,对于心中的不良情绪,可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平和。同时,要多晒太阳。因为冬季天黑的早,光照时间短,也是易使人产生抑郁情绪的一个原因,因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

起居

《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寒为阴邪,常伤阳气,冬季起居应“养藏”。早睡晚起,日出而作,充足的睡眠能使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当然衣着过薄或过厚、室温过低或过高,也不利于阳气潜藏,如果衣服里层与皮肤的温度在32-33室温在18℃—22℃,那就比较适宜啦!

饮食

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如:牛羊肉、乌鸡、鲫鱼等,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还可多饮豆浆、牛奶。另外,糯米性温,有暖胃等功效,故在南北方都有讲究冬天多吃糯米饭的习俗。

运动

中医认为冬季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所以宜适当锻炼,切忌大汗淋漓。冬季进行适宜的室外锻炼,这样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温调节功能,使身体与寒冷的气候环境取得平衡,适应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机体抗寒能力。此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禁止做剧烈运动,如打球、登山等。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老年人,应避免寒冷的刺激,运动应在日照充足时,避开早晚时段,以免诱发疾病发作。

足部保暖

中医认为足为人体之本,是三阴经之始、三阳经之终,与人体十二经脉、脏腑、气血相联系。所以,冬季注意脚的保暖十分重要,常言道“寒从脚下起”,这是因为脚远离心脏,供血不足,热量较少,保温力差,所以足部的保暖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此外,每晚坚持用热水洗脚也是非常好的做法。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