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直击 !——“战地”中的司法警察医院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2月3日,距离省监狱局1号局长令下达、全省监狱进入封监管理已经过去9天,第一轮封监值守任务过半、时间过半。全系统都营造着一种紧张、忙碌、有序的氛围,承担着收治全省监狱患病罪犯,指导、处置监狱系统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司法警察医院在此次疫情防控作战中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带着疑问,小编来到司法警察医院。




严格缜密的防控措施



一路走来,街头往日的繁华与热闹都已隐去,疫情防控的标语随处可见,街上的人屈指可数,往日拥挤的凤凰路也变得格外冷清,零星的有些许车辆。


下车后,小编先体验了一把医院的“一条龙服务”——检查证件、测量体温、口罩发放、车辆消毒,再办手续。院内格外寂静,民警职工见面也只是远远的点点头,“这次医院承担着防疫物资调度的作用,每天各监狱领用防疫物资的车辆来来往往,人员很多,为了保障防疫区的安全,大家都尽量少在院内活动,所以有些寂寥。”医院政治处梁杰主任谈到。



路过医院食堂,食堂的职工正在将装有食物的密封小盒装车准备送入防疫区,梁主任说“医院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从疫情防控作战开始,就采取了这样的举措”。每一个细节的注重,都是防疫成功的关键因素。





精诚团结的民警职工



医院办公楼前,医务科的张冕主任迎面走来,拦住了我们一行,“梁主任,昨天现金的使用情况,我得和您汇报一下”。这一举动引起了小编的好奇,在这电子支付的时代为啥还要准备现金呢?梁主任无奈地摇了摇头:“医院除了像其他监狱一样进行封监管理以外,还担负了全省监狱防疫物资的采购和发放任务。疫情发生以后,各地防疫物资都非常紧张,过去医院的长期供货商大多数都无法提供货源。再加之春节银行放假,开出的现金支票无法立即兑现,很多有货源的供货商都要求现金支付。”



小编还了解到,两天前医院找到了一位供货商,可是对方要求30万元的货款全部用现金支付,这可难住了医院领导。可是没想到,闻讯而来的民警职工们,在ATM机前排起了长队,一万,两万,五千,一笔笔现金送到了医院门前,一张张信用卡、借记卡附着写上提款密码的纸条送到了医院领导的手中。护理部的冯静蓉主任家里买新房,准备和装修公司签装修合同,听到消息的她取消了合同将7万块钱现金送到了医院,短短一个下午,30万现金凑齐了。



高效运转的指挥中心



随后,我们来到被誉为“防疫作战中枢神经”的医院指挥中心。这是一间十多个平方的小屋,“别看这房间小,却在全系统防疫物资调拨中发挥了大作用,医院第一时间将采购到的防疫物资情况通过指挥中心平台报送到省监狱局指挥中心,待局指挥中心对各监狱物资储备情况统一调配后,各监狱再到医院领取。”指挥中心负责人彭文祥这样说。指挥中心只有2名专职民警,而这个岗位的重要性非比寻常,一刻也离不了人,从腊月二十九到今天,他们都吃在医院、住在医院,困了沙发上眯一会,晚上饿了就拿泡面打发。



正当小编对指挥中心民警感到由衷钦佩时,彭科长却挥挥手这样说“一点也不辛苦,这次已经比2003年SARS防疫战的时候轻松很多了,当年物资调配全靠电话,采购信息滞后、领用信息滞后、库存信息滞后,物资调配难度极大。而今年的防疫战多亏了省监狱局投资建设的指挥平台,物资调配井然有序。都匀监狱84消毒剂存量不足,附近的安顺监狱存量有余,平台马上调度两所监狱物资进行共享。平台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指挥平台的建成彻底改变了工作方式。”




建言献策的智囊团队



医务科里,张冕主任正在忙碌着起草对各监狱防治措施的改进建议。张主任介绍,医院除了医院本身的职能外,还要对全省监狱医院进行业务指导,在这次防疫战中更是局党委决策的智囊团。他们的团队先后向上级机关提了防疫期监狱病犯押送流程、监狱干工食堂管理建议、口罩合理分配建议等多项建议,而其中很多建议也最终融入了厅局党委的决策中去。而一项项建议的背后,都是民警们用一个个不眠之夜熬出来的。前些日子贵州监狱官方微信平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知应会”就是医务科民警们连夜制作的。



争分夺秒的采购小组



就在我们跟张主任攀谈时,门外突然吵嚷了起来,原来是孙炜副院长正和药剂科朱建川副主任在协调接送物资车辆。这两位正是这次全系统防疫物资采购的“后勤总管”。我们等了很久,朱建川副主任才挤出一点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朱主任说,目前全省监狱疫情防控工作医疗物资准备充足,但是防疫消毒物资非常紧张。为了确保物资到位,全院的民警医生千方百计联系供应商找寻购买渠道,再由他们去和供应商联系购买,前前后后已经联系了30多家供应商,累计筹措口罩5000余个、医用免洗洗手液25件600瓶、84消毒液泡腾片100件、消毒喷雾器330个、医用防护服125套。小编深知,这些数字的背后却隐藏了很多艰辛,很多供应商不接电话,他们只能按着地址直接上门去找,从腊月二十九开始筹措物资至今,他们已经累计行程2000多公里,跑遍了贵阳市周边的各个角落,背地里的心酸和艰辛都被朱主任一笔带过。朱主任说:“时间就是生命,这一次我有了很深的体会。有一次联系上一个供货商,可以提供20000个口罩,我们赶快带上支票开车往厂区赶,哪知道高速路结冰交通管制,我们只得掉头走县道,到了目的地已经凌晨1点多了,可是就在我们在县道上折腾的时候,这批口罩已经发往外地了。”朱主任无奈地耸了耸肩接着说:“本地的供货商都如此,外地的供货商变数更大,我们有谈好合同临时毁约的,有被半路截停当地征用的。多亏了厅局党委这次帮忙协调了很多物资,光口罩就协调了10000多个,否则很难满足这么多监狱的防疫需要。”



就在我们采访的过程中,朱主任的电话总是不时响起,当他接完最后一个电话,告诉我们厅局协调的2000个普通外科口罩已经到位,他必须去协调搬运,我们不得不中止了采访。




勇往直前的铁军队伍



1月25日,局长令刚下,医院党委紧张的开始研究第一批参加封监管理人员的名单。第一批封监难度最大、困难最多,派谁去?就在党委烦恼的时候,一通通请战电话在会议室里不时响起,一份份决心,一条条请愿让医院党委信心倍增。“党员先上”,党委最终决定了参加第一批封监的45个人名单,有4个支部书记、31个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




他们中有面对必须封闭隔离的发热病犯,挺身而出的内科主任罗浩和发热监区管理民警安利民、曾婷、龙舒翔,有今年就要退休却主动要求加入第一批封监管理的B超科医生孙黔惠,有每天工作18小时的透析科民警张璟璐、袁智敏、赵文红、王灿,有在监内参与封监管理却还要操心监外物资采购的药剂科主任许伟平,有妻子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抗击疫情,自己将年幼孩子托付给老人义无反顾投入封监队伍的放射科医生杨铁。



一座不垮的大厦,必定有坚实的栋梁;一个不倒的巨人,必定有刚直的脊梁,民警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的背后,党的旗帜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战力爆表的坚强堡垒



“敬业+专业”,这是司法警察医院民警给小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有的民警为了轮值民警生活物品采购,值完瞪眼班继续作战30个小时没合眼;有的民警自发住在办公室,只因为“呆在单位上我安心”;有的民警身患甲状腺癌,刚结束放疗就主动返回医院参加防控。一个又一个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将疫情传播的风险隔绝在铁门之外,他们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从何而来,在一旁的医院团委副书记王维悄悄告诉我们,是医院党委领导们身先士卒、直面难关、坚定沉着的精神带动的。


总是在需要的地方靠前指挥的李纯院长;为封监民警想方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黄益国政委;党委中年龄较大却主动参加了第一轮封监的老大哥杨德军副院长;带领工会四处张罗,为封监民警鼓劲助威的张晓平副院长;四处走访慰问在外值班点干警,为大家加油打气的陈丽书记;为了物资采购殚精力竭,医院现金储备不足就将家中存款全数拿出的孙炜副院长;为了当好防疫工作参谋助手每天挑灯夜战的贺正友副院长;千方百计改善封监民警生活条件的武小兵副院长;为了封监期间经历分配操碎了心的梁杰主任……在一个坚强的党委班子带领下,党员民警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构筑起一个压不垮的坚强战斗堡垒。


最后,李院长欣慰地说道:“我们主要是做好预防工作,目前,没有发现一例疑似和确诊病例。我们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愿望就是全系统不发生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只要这个目标实现了,我们的所有努力和艰辛都是值得的。”


当小编问起参加防疫作战有什么感受时,得到了这样的回答:这个春节很精彩,奋斗的人生很充实!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