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八一特辑】杨侣:光辉映照从戎到警的征途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那一年,他意气风发,

一身戎装,奔向梦想。

那一年,他光荣退役,

脱下军装,换上警服。

当”藏蓝“与”军绿“撞个满怀,

让我们一起走进属于他“橄榄绿”的故事。

“军营淬炼,铸就铁血忠魂”

 

——荣誉勋章代表的是初心

杨侣,男,1992年11月出生,侗族,201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贵州省司法警察医院人事警务科四级警长。

2015年,23岁的他,怀着一腔热情,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人民解放军,为保卫祖国奉献青春力量。杨侣说:“回首军营岁月,有苦有甜。这种‘苦’,是人生的‘财富’,这种甜,是人生的回忆”。

在部队服役期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无论是白天40℃下的坦克训练,还是晚上零下十几度的野外站岗,经历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重大任务的考验,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深深烙印在骨子里,发扬训练场上“争任务、争头功、争第一”的训练精神,连续两年获得“优秀义务兵”,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不仅锤炼了他强健的体魄、坚韧的意志,更铸就了他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转业不转志  退役不褪色

—— (左一)杨侣

兢兢业业、担当尽责……这是同事对杨侣的普遍评价。

脱下军装,换上警服,角色转变,但军人的本色从未褪去。两年的军旅生涯不仅练就了强健的体魄,更磨练了他坚强的意志。入警以来,无论岗位更迭,他都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从不喊苦,从不叫累,一路拼搏奉献,一路披荆斩棘,始终坚持军人作风,以不同的身份在为国家和社会稳定默默做着贡献。

2021年,因工作需要,杨侣到一线监区工作,严格规范管理是改造罪犯的应有之义。他致力于突出“立、练、纠、评、管”,扭转罪犯随意散漫的陈规陋习,自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做到步调一致、整齐划一。“罪犯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既需要规范执法、严格管理,营造积极向上的改造风气,也需要一人一策、对症下药,巩固和谐稳定的改造秩序”,这是杨侣常挂在嘴边管理罪犯的准则。

他一有空便“泡”在监区,开展教育谈话、安全检查、信息收集等工作,完善各类病犯基础资料。监区基础情况不漏一人、不漏一户、不漏一事地摸清摸透。

   “走得近、走得勤,才能更好地做好监管工作。”每当被问及工作经验时,这是杨侣的答案。

是一生坚守 是一路护航

“在他的身上,有一股坚持到底的韧劲、永不服输的倔劲、一往无前的拼劲!”

到医院人事警务科工作以来,他服从安排,不计得失、不挑轻重,不会的就学,不懂的就问,从最初的只是将这项工作理解为负责档案管理的简单印象,到逐渐了解到它负责监狱人民警察管理的相关工作而所承担的责任之重。杨侣用2年时间的专研,把自己变成了“行家里手“。

在政审过程中,每一份材料都逐字逐句的检查,确保录取工作零疏漏。完成材料提取工作后,及时编辑成表,做好招录报告,并及时呈报上级部门,这样,才不会耽误每一位考生招录的工作进程。

在档案管理的工作中,面对的是每一位民警的档案,材料收集、归类、分档,是日常性的工作。虽是较为繁琐,其中的简历、任免审批、职务晋升等等,任何一处都是关系到民警的切身利益,不容许有半分的差错。因此,在工作中,杨侣秉承着一份为每一位同事负责的工作态度,确保档案工作的准确无误。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里没有掌声,却有无悔的坚守;没有硝烟,却有不灭的荣光。在这平凡之处做好文章,细致之处显真功夫。

“八一”

是军人继承革命先辈精神血脉之日,

在这一天,

他们会更加强烈地想念那个年少激情的自己,

想起曾经那段难忘军旅岁月,

想起曾经一起摸爬滚打的战友。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让我们向这些可爱又可敬的他们致意!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