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观后感
40年砥砺奋进,40年成就辉煌。40岁的我,幸运地见证改革开放40年这一伟大历史征程的机会。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我小小的眼睛无法看尽40年的改革全貌。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开放是繁荣的必由之路,开放的脉络,始终清晰地镌刻在祖国每一块土地的发展进程中,当然包括了我的家乡——石堰河。
石堰河很小很小,在1:5000的中国地图上都找不到它。但是它和北上广一样经历了不同寻常的40年。
80年代初期的石堰河,环山翠绿,清溪潺潺。六月一到,满山遍野的杜鹃给了我名——红。在两座翠山之下就是我家的祖屋,两个青石板四合院。幼年的我住在奶奶板壁里偷听蛐蛐歌唱,除了堂屋其他的房间全是地上长小包包的土地。每次爸爸回来都要用水桶把水从井里挑回来,奶奶在一旁唠叨一日细碎。80年代中后期,我们家有了村里的第一台电视机,吃了晚饭,叔叔把电视机打开,敞开堂屋门吆喝一声“看电视咯”,村里的叔叔、婶婶、大伯、大姑娘、小朋友依着父母就来抢最好的位置。当然我们家把看电视的最好位置都会预留给爷爷奶奶。好多人聚在一起看电视,每天就像过年一样。
90年代来了,村里的人开始少了,总听说谁家的儿子打工去了,谁家的媳妇又没回来,谁家的姑娘又嫁到外省了。村里面就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所有人都在盼过年、盼团圆。好不容易过年了,年轻人回乡了,带来了新衣服、新糕点、新思维。我大伯发现那两座青山下有煤,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点燃了开采煤矿致富的希望,随着煤一车一车地运出了大山,村里又有了生气,一部分年轻人不出门了,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了。从此后山渐渐不绿了,水渐渐不清了,大伯家修上了漂亮的小别墅,我在堂哥的婚礼时爬上了小别墅的屋顶,可我再也不喜欢石堰河了,它不绿了,更没有红红的杜鹃了。
1998年到了,我到了省城上学,爸爸为了方便联系我,给我配上了BP机,在同学中间我感觉特神气,和别人分别时总会说上一句“有事Call我”。假期时,我回石堰河看望奶奶时发现,村里不一样了,煤矿关停了,人少了,但又有了犬吠鸡鸣,山坡上也种上了果树,又有了些许的绿了。家家都有了自来水,大伯家购买了运货车,堂哥开始跑运输了,奶奶看见我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要记住你的根在这儿!”这是我记忆中奶奶说得最清楚的一句话。
21世纪以来,石堰河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翻腾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变化更大,山更绿了,水更清了,人们疲惫脸上历经岁月的沧桑像在诉说改革开放的奋斗史。2013年我辜负了那个可爱的小山村,因为自己的私欲膨胀锒铛入狱,现在我正在监狱里接受着学习改造和洗涤沉淀。祖国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是我无法用语言去叙述和歌颂的。然而在我心中最深处,历经40年改革开放变化的石堰河是我思乡的归处,是浓缩赞美改革开放的历史见证,县县通高速,乡乡通公路,让多少黔中儿女感受到“那不是夜郎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将在史册上一去不复返了。
我爱你祖国,我爱你家乡,我更爱40年改革开放后今天的家乡——石堰河。(服刑人员张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