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监狱改造

【榜样的力量】张星星:“双色”警察的无悔担当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头顶警徽、胸戴党徽,他是监狱拯救灵魂的“特殊园丁”;白衣执甲,他是医病医心的“白衣天使”;向心而行,他用医术和爱心为那些迷失的灵魂带去希望与救赎。

他叫张星星,现任贵州省司法警察医院一监区副监区长。

迎难而上的“急先锋”

“遇到困难时,我们要顶得上、扛得下!”这是张星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因为他深知身披“藏青蓝”与“天使白”,双重身份意味着双重责任。

大事难事看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疫情期间, 贵州监狱系统组织成立援派医疗队,身为党员民警的张星星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参加援派支援。在支援医院,他不仅第一个进入病区,为病患查房、监测生命体征还认真筹备药品、物资,为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提供保障,面对高强度的工作和各种困难,他主动承担更多的工作,累计共接诊确诊患者200余例,整个救治过程中没有出现一例患者死亡,展现了医者高度的责任担当和专业素养。他说:“实话说,我并不认为自己是什么英雄,脱掉防护服,我和所有人一样,有父母,有妻儿,也害怕被病毒感染。但医生的职责告诉我,不能退缩,必须向前。”

一次在工作中,张星星遇到一例突发情况,患者王某突发心前区绞痛,血压快速上升,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情况十分危急,他立刻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分析,迅速判定为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立即对症施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经过一整夜的努力,患者胸痛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当张星星再次来到她病床前查看病情时,患者深深地鞠躬道谢。尽管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看不见脸,也不知道名字,但是患者那句真诚的感谢就是对所有警察医生医术的肯定!

在张星星的带动下,医院有多位民警报名参加后续的援派任务。

“病情无小事,一刻也不能马虎”

“张警官来了!”每当张星星进行巡诊时,眼尖的罪犯常会满脸笑容地第一时间通知大家。

在罪犯眼中,张星星不仅医术精湛,临床实践经验丰富,而且对他们的疑问都是有问必答、有需必应,从不应付了事。

体温监测、医疗诊断、查房巡诊、监督服药……工作内容繁杂,事无巨细,张星星时刻都要绷紧神经,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带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工作中,他从不畏难,敢于担当,对每一病犯做到细心诊察、准确施治、规范记录,他经常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尽可能多在医院参加急重病人急救抢救。他经常对监区的年轻医生说:“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可以随时与我联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只要一个电话,他哪怕是在休息在家,也会立马从家里驱车赶到医院,参加诊治。

在一次凌晨的巡查中,张星星发现一名罪犯有异常症状,初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他凭借丰富的医疗经验和专业敏锐度,迅速实施急救措施,将该罪犯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而后,得知此事的罪犯家属对监狱医生的及时救治表达了诚挚感谢。“晚上的时候,侯某突发心肌梗四呼吸心跳停止,他第一时间作出判断,立即对该犯进行心肺复苏,因该犯呼吸停止,情况十分紧急,他就直接给这名罪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这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张星星的同事回忆说。

“学无止境,医生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减轻病痛。”张星星说,

“老张就和年轻人一样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专业的医疗知识,为其他民警带了好头、树立了榜样。”一提起张星星,同事们赞不绝口,纷纷竖起大拇指。

罪犯眼中的“心灵导师”

在监区, 张星星面对的病犯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疾病,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他深知,只有真正走进病犯的内心,才能找到治疗他们的良方。因此,他不仅在医术上不断精进,更在心理学方面不断学习,作为监狱医务人员不仅要“治病”,更要“救心”。

在开展教育矫治工作中,他与管教民警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改造罪犯,以尚法向善之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罪犯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走正道、行正事,成为了罪犯眼中的“引导者”。

罪犯李某与妻子离婚后,一直在为孩子的抚养权问题烦恼,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情绪波动很大,改造表现也时好时坏。张星星得知此事后,查阅了相关法律条文,耐心细致地向李某讲解了民法典中关于抚养权的规定。同时,他配合管教民警采用心理干预和心理矫治的方法对李某进行教育引导。法与情的“双管齐下”,最终让李某卸下了思想包袱,与前妻达成了和解并转变了改造思想,端正了改造态度。

“教育改造罪犯要攻心治本,激发他们的内驱动力,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有时间,张星星就会找罪犯谈谈心、拉家常,掌握其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开心结。而在每一次与罪犯交流沟通之前,他都要做足功课。工作以来,他累计开展罪犯教育谈话1600余次,先后收到多名罪犯和刑释人员的感谢信。在罪犯心里,张星星不仅是最美“白衣天使”,更是“心灵导师”。

十余载从医之路,张星星不仅有扎实的医疗专业知识和救死扶伤的责任,还勤于思考监管医疗问题,他以认真积极的态度诠释了警察医生的职业内涵,用积极专研的探索精神推动了自身监管医疗能力的不断进步。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