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4个教师节!小编首先要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说起教师,大家往往想到的是学校的老师。今天,小编要介绍的这群老师可有点特殊,他们是身着藏青色警服,专门跟罪犯打交道的警察蜀黍,虽无师之名,但“传道、授业、解惑”却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实为灵魂重塑之师。正值教师节,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群可爱可亲可敬的监狱民警讲师团。
他曾被贵州省文联青少年文学艺术联会聘为客座研究员;他积极推动“国学进监狱”教育活动;他结合教育改造实际编撰多部监狱国学教育书籍;他开设的国学讲座在监狱一讲就是十年,他就是国学讲师谢忠楼。
为了帮助罪犯扭转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谢老师以国学文化为切入点,对罪犯进行传统道德礼仪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并先后将教学讲义整理刊印为七万字国学教育读本《国学与道德教育之应知应会》、七万字的国学教育读本系列教材第二本——《国学与道德教育之教育改造》、四万多字的《汉字的智慧与书法》讲义,供罪犯研习,引导罪犯热爱优秀传统文化,取得了良好成效。
谢老师时常教导新入警的年轻民警:“公门里面好修行,半夜敲门心不惊;能忍所私行公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其精髓就是知行合一的“天理良知”和“党纪国法”。“老夫子”并非说他拘泥守旧,而是对谢忠楼老师一直潜心研究国学,致力教育改造,用10多年的辛劳和汗水换来硕果累累表示最由衷的敬意。
“狠心”的覃老师
2018年8月11日周六,是全监统一组织教学的罪犯教育日,原本被安排到一监区授课的民警教师因家中临时有急事未能前去,小编焦急万分,必须要立刻安排一位老师替补上去,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可那时已是周五,谁又愿意作为临时替补呢?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拨通了二监区民警教师覃鹏的电话,听完我的“诉求”,不出所料的,他犹豫了……3秒,紧张的3秒,“好,几点开始上课?到哪个监区?找谁对接上课事宜?”短短几句话,我感动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覃老师为了完成监狱的工作,得狠下多大的心啊!那时,他的孩子才刚刚出生几天,老婆因为生产身体欠佳,周末是家人最需要他陪伴的时候,因为工作,因为头顶着警徽,也因为肩上的担当和责任,更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
“全才”余老师
他是90后,与小编同龄,年纪虽轻,“文武”双全,才华横溢,让人羡慕嫉妒却不恨,是监狱年青一代中的佼佼者,他就是五监区民警教师余健呈林。
虽是90后,身上却没有外界赐予这一代人所谓浮躁的标签,他喜欢研究国学古籍,爱好文字,显得沉稳淡定。余老师尝试在对罪犯的队前讲话中融入国学道德与礼仪等内容,并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所直管的罪犯改造积极性较高,收效显著;在对罪犯的个别教育谈话记录中,他并非简单记录谈话过程,还详细批注了干预措施、效果解析以及后续跟踪情况等内容,真正将改造好罪犯作为首要工作目标。
在监狱2017年下半年举办的民警警务技能大比武中,他所指挥的罪犯方队拔得头筹,获得了警务技能比武一等奖的殊荣,尤其是在队前讲话中引入国学经典的精彩论述,以及并非队列指挥专业出身,却付出比别人多十倍的努力换来成功的精神头,成为了收获荣誉与掌声的唯一诀窍。
当然,这三位老师只是沙子哨监狱民警讲师团的其中一个缩影,讲师团的36位民警教师,他们都承担着管理和教育罪犯的双重职责,既要执好法,也要上好课。
自今年8月监狱开展民警教师交叉巡讲活动以来,36位民警教师除日常工作、值班加班外,还要每周六一大早赶赴各监区组织罪犯授课,很多时候甚至无法顾及家人,更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但都没有一丝怨言,只想着如何把课上得更好,如何教给罪犯更多的知识,如何才能教育改造好他们……
每一位战斗在一线的监狱人民警察都是老师,他们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皆是教学内容,他们的讲台从不局限于三尺,在劳动现场、在谈话室、在监舍、在文体活动中、在列队行进的路上,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在用一言一行和品德修养教育、感化失足灵魂,践行改造宗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监狱不仅是体现法律威严的执罚之地,也是管理与教诲并进的特殊学校。正是有了这一群“灵魂园丁”的辛勤哺育、默默耕耘,才有了越来越多改过自新重回社会的特殊学员。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向这群特殊园丁道一声:节日快乐!向您们致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