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警营文化

黔狱先锋 | 吴大江:用忠诚履职、实干笃行诠释硬核担当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勤恳、踏实、干练是大家对沙子哨监狱五监区一级警长吴大江最多的评价,工作上的他忠诚坚定、勤恳敬业、求真务实,生活中的他严于律己、吃苦耐劳、乐于助人。他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等荣誉,并于2014年3月荣获司法部先进个人表彰。工作三十年以来,他坚持“实”字当头、强化担当、苦干实干,努力争做优秀的监狱人民警察。

用心用情做好教育改造罪犯工作

罪犯王某,原判无期徒刑,刑期减为有期徒刑后,认为剩余刑期太长,减刑无望,变得改造态度消极,调入沙子哨五监区服刑后曾多次违规违纪。为消除监区监管安全风险,吴大江主动承担王某的教育改造工作,经认真梳理该犯改造情况,发现其不愿与他犯交往,主要是因为刑期过长,因不知如何面对出狱后的生活而焦虑,更紧迫的是,从其与家人的通信中了解到王某有轻生的想法。如何找到教育改造的突破口是帮助该犯的关键。在多次个别教育谈话中,吴大江了解到王某爱好唱歌,便以参加监狱、监区组织的歌唱比赛为突破口,鼓励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以此增进同罪犯之间交流、和睦相处。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到王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已经有了一些好转,但是想要从根本上改造好,还需另辟蹊径。在梳理王犯日常通信、会见监听等情况时,得知王犯与家人因沟通甚少,家属不愿到监狱来会见他,相互之间关系比较紧张。

吴大江有针对性地列出教育改造计划,扎实开展亲情帮教,力争用亲情教育感化。经多次到王某老家进行走访,将王某在监狱勇于改过自新的良好改造表现告知家属,争取家人的理解,消除双方隔阂。经多次努力下,家属表示愿意到监狱会见。一次谈话中,当把经监狱审核后的家属问候视频播放时,王某满眼泪花地低下了头。经过民警和家人的共同努力,王犯表示会在接下来的服刑改造中积极改造、遵规守纪,不辜负家人的期待,刑释后好好报答家人。

学干结合助力社区矫正工作

为贯彻落实省司法厅、省监狱局关于监狱改造、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一体推进的工作部署,2019年,吴大江主动请缨,通过监狱选派,前往独山县司法局,成为社区矫正队伍中的一员。

从监区到社区,变的是环境和岗位,不变的是他对待工作严谨用心的态度和不断学习充电的良好习惯。

针对不同的社区矫正对象,吴大江因人施教,帮助他们严格遵纪守法。在与社矫对象李某谈话时发现,李某因为被社区矫正而遭受歧视与偏见,内心变得十分不自信。吴大江在与他谈话中,劝导其“既然一念之差犯了罪,就要好好接受社区矫正,只有这样才能重新抬头做人,赢得大家尊重。”社区矫正对象刘某,对待生活总是无精打采,感觉所有的人和事都是在针对自己,并且觉得自己的行为根本不算犯罪。吴大江在与他谈话中,劝导其因为自己的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就要自觉接受法律的惩戒,并耐心普及法律法规知识,鼓励他认真学法、知法、守法,避免在以后的生活中重新犯罪。



就这样,一年半的时间里,吴大江和与司法所同事们的足迹遍布了独山县的大小角落,有力促进社区矫正对象的在刑意识、守法意识,为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贡献监狱人民警察力量。



率先垂范做好“传帮带”工作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吴大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是青年民警的学习榜样。“做好监狱工作,不光要胆大,更要心细,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苗头,而这些苗头往往就藏在监狱工作的细节里。”作为老同志,他总是这样提醒新来的年轻人。不论是计分考核还是罪犯日常管理,不管是组织罪犯开饭还是参与清监工作,他都一丝不苟。在他言传身教地影响下,监区的青年民警也养成了心思缜密、事无巨细、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



信息时代下的智慧监狱建设,给吴大江同志带来了挑战,无纸化办公、各类改造信息系统平台填报操作,对于吴大江来说显得有些吃力。“老吴,新犯亲情电话信息我来帮你录吧,”同事热心地说,“还是我自己来吧,新时代,新要求,我也要努力适应并掌握啊。”说完,继续埋头苦干起来。他正是用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激励着身边同事,积极应对新时代监狱工作要求所带来的各类挑战。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吴大江用平凡的点滴书写着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的责任担当。罪犯的改造工作仍在继续,坚韧与执着的他还会和同事们一道,用无畏坚守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用真抓实干诠释着监狱人民警察的庄严承诺。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