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骧,男,生于1932年10月,现年88岁,贵州省思南县人,1950年10月参加工作,1989年5月于贵州省沙子哨监狱退休。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正读高中的吴家骧正遇部队在思南县征召,吴家骧和同学一起报考了位于重庆的军医大学,被录取后随解放军十二军三十一师九十一团从思南出发到重庆,元旦节后,从重庆经武汉到河北进行休整,部队全部换成苏式武器。
1951年2月,部队抵达东北宽甸集结。1951年3月24日,过江入朝参战。吴家骧说:“上了战场就没想过能不能回得来!”为避开美空军轰炸,部队夜间行军,路上不恋战,突破三八线,直插到“联合国军”后方。
吴家骧回忆:“当时我们是在山洞里手术,有一次,我出去抬运伤员,一抬头看到美国飞机的炸弹落下来,我就和战友赶紧抬着伤员往洞里去,炸弹落在洞口,当时就昏了过去。”作为卫生营野战医务兵,吴家骧老人一边跟军医学习,一边救助伤员。在第五次战役时,面对美军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看着战友们一个接一个的负伤,一个接一个的倒下,吴家骧克服着一切困难,一心想着要将更多的战友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1951年3月至1954年4月,吴家骧随部队先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金城阻击战、上甘岭战役等,1954年4月24日回到浙江江山驻防,因在朝鲜战场患上风湿性关节炎、胃病,返回贵阳后,吴家骧转身参加监狱建设,在沙子哨农场(今贵州省沙子哨监狱)工作至退休。
退休后的吴家骧在家写写字、看看英语书籍。吴家骧告诉笔者:“转眼70年,国家、社会、单位发展和变化都是巨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也时常回单位走一走、看一看,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够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这样我们国家才能强盛,人民才能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