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法治宣传教育事业迈入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新纪元。沙子哨监狱紧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求,创新构建“法治正心”宣讲教育体系,引导罪犯深刻领悟法治精神核心要义,切实提升法治观念与守法自觉,以“钉钉子精神”抓实抓细罪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将法治种子深植高墙内外,为监狱安全稳定与罪犯顺利回归社会筑牢坚实法治保障。
壹
载体创新:从“形式灌输”到“内核重塑”



监狱聚焦犯罪根源精准施策,实施分类分层法治教育,推动法治教育从表面覆盖向深层渗透转变。以“学法、用法、守法”为核心链条,打造特色教育载体,紧扣“一区一品”建设书法心理融合课堂、主题读书班、改造故事分享会等文化品牌,厚植尊法学法氛围;通过书写绘画、法条诵读、情景剧演绎、“改造之星”评选等多元形式,将日常考核与法条解读深度融合,强化罪犯身份认同与法治认同,持续提升教育改造“攻心治本”功能。
贰
精准施教:从“被动聆听”到“主动践行”




为推动法律边界内化于心、规则意识外化于行,监狱构建多维度、常态化普法格局。组建由民警、律师、人民调解员组成的专业法治宣讲团,通过“定期讲、专题讲、个案讲”三维模式,深入剖析违法犯罪危害与法律后果;推出“每日法条”普法栏目,精选与重新犯罪关联度高的法律条文制作可视化视频,利用新闻联播前10分钟“集中学”、晚间8点“插播学”强化记忆,同步督促罪犯撰写“法律成长日记”记录感悟;创办《法与新生》半月刊,整合法律咨询、专家普法、学法心得等优质内容,以“微规模、高频次、情景化”模式线上线下联动普法。
叁
价值延伸:从“高墙内治”到“内外联动”


监狱打破“壁垒思维”,创新拓展法治教育辐射半径,构建“高墙内外”协同育人格局。创新推出“法语·涂色卡”特色项目,将法律寄语与绘画创作相结合,既作为学法成效的奖励载体,又让民警通过创作过程精准掌握罪犯心理动态;同步向罪犯亲属发放“法语·涂色卡”,允许双向互赠传递心声与期盼,实现法治教育“高墙内深耕、高墙外呼应”的双向互动与正向传播,以亲情纽带强化法治认同,筑牢罪犯回归社会的法治根基。

下一步,沙子哨监狱将紧扣“教育改造人”的根本宗旨,持续深化“法治正心”体系建设。围绕社会治理新需求与罪犯改造新特点,进一步升级普法内容与形式,深化“高墙内外”协同机制,拓展与司法、社区、家庭的多元协作,构建“改造—出监—回归”全链条法治护航体系,教育引导罪犯成为守法公民,为法治中国建设注入更多监狱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