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队伍建设 » 队伍建设
【警官文苑】都匀桐州黑沟、滴水岩游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在都匀市西郊的三道河村向前行走约一公里,有一个叫“桐州”的地方,那里是我曾经工作的贵州省桐州监狱的所在地,我在那里和全监干工们并肩战斗了三十六年。

一九八二年底,我和十一名同学从警校毕业,来到贵州省桐州监狱时,监狱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差,可以说是“交通基本上靠走,通讯基本上靠吼”。干警上班没有警服,回家没有像样的住房,荷包里也没有多余的钱。但那时全监干工没有什么怨言,都是默默无闻的埋头工作,“眼睛一睁,干到熄灯。”即使是在没有技防、物防,只有人防的艰难条件下,我们也努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全力认真抓好监管改造工作,一起守护着监狱的平安。近年来,随着监管条件的全面改善和干警待遇的不断提高,监狱事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全监新老干警也在不断的更替,我们老一代的监狱干警已逐个退休,但是一有机会,还是很想来故地重游,看一看原工作单位的新发展及附近的美丽河山。

在桐州监狱的旁边有一条小河,当地群众叫它“桐州河”,听说顺河而上的群山之中,是一条风景如画的叫“黑沟”的清澈小河,在小河的发源地,还有一个多级的山间瀑布非常壮观。因为上班时工作忙,没有机会去游玩,退休后时间充裕,就想去看看。

去年初秋,我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前去采风。驾驶车穿过城市的喧嚣,进入了去目的地那条熟悉的桐州公路。公路的起点是一个叫“三道河”的小河边,窄窄的水泥路顺着小河缓缓而上,来到桐州监狱原家属区老医院的大门口。因为疫情,这个老医院巳经改为监狱干警换班备勤的住房。也是因为防疫,路过老医院门口时,只能和在老医院门内备勤的战友们远远的招手寒暄。

桐州“黑沟”小河从两座大山间的深沟中平静而缓慢的流淌出来,像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女子。山间公路顺着河岸往前走,河畔及两边的山腰上,不断有新农村风格的建筑,夹杂着一些老式农家小院在两岸的树木竹林中若隐若现,偶尔还传出家禽与狗的叫声,就像一幅幅温馨的乡村画卷。清澈见底的小河时而动如脱兔卷起浪花朵朵,时而又静若处子涓涓而行。河床时而宽阔,时而蜿蜒曲折,不断有一些小瀑布和水潭夹杂在河中的乱石水草间,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驾车前行约五公里后,公路离开了静静流淌的小河岸边,开始绕着一座大山盘旋而上。爬山的公路变得狭窄而陡峭,路边还看见几栋单家独户的农舍及牛羊,有种恬静又神秘的感觉。路边的树木竹林越走越浓密,林间不断传出各种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偶尔还有几只小松鼠睁着小小圆圆的双眼,翘着毛茸茸的大尾巴趴在树上朝我张望,好像在欢迎我的到来,一听见喇叭声,它们都吓得钻进密林不见了身影。公路到了一座叫“螺蛳壳”的大山山腰处,那有一个地名叫“上大槽”村的山寨便是终点。“螺蛳壳”海拔一千七百多米,上有大型茶园和“天池”水库,是都匀市的最高峰和旅游胜地之一。

下车举目眺望,初秋的山寨被一层薄薄的晨雾缭绕,绿油油的茶山及层层的梯田环绕在顺山而建的村子周围。村子整洁而宁静。往村的西边是一条长约八百米左右,通往茶园及田间的乡村小路,路的尽头可见一壁十几丈高的悬崖,悬崖顶部有两座山峰交错形成一个垭口,垭口下露出几层厚厚的青石板,有一股清泉从青石板上如银帘般飞流而下,经山崖间几个阶梯的剧烈碰撞之后,山泉分散成千万个亮晶晶的水珠在空中飞舞。微风吹来,形成一片薄雾轻纱笼罩在山腰,在秋日阳光的照射下变成五彩斑斓的彩虹挂在空中,使我感觉好像来到仙境一般。据说,离垭口不远的山顶上那个风景秀丽的“天池”水库,是瀑布的主要水源。因崖高路险,我无法一睹她的真容。山寨的村民们把这个美丽的瀑布叫“滴水岩”。他们世代看惯了山中的各种美景,对“滴水岩”的壮美景观也不足为奇,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凡而悠闲的田园生活,正如宋朝诗人苏轼所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从天而降的瀑布最后跌落到山腰一个四方型的水潭中,潭水的层层浪花不断拍打着岸边的乱石,清脆悦耳如银铃般的水声响彻整个山谷,非常震撼,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

山腰的水潭约有八、九十个平方,中间深岸边浅形成一个斜坡,最深处接近二米,潭水清澈见底,偶尔可以看见一些小鱼小虾在水中游弋。潭边是一些乱石和小灌木。潭水满了,就从岸边的石缝中流淌下去,在山间冲刷出一条小河沟,河沟在流淌中汇集了其它山中的溪水,水量逐渐增大,形成了一条山间小河。据说,解放前,因山中人烟稀少,山高林密,小河顺山流淌,有些地方长年见不到阳光,所以当地的老村民把这条小河取名叫“黑沟”。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沿河的村民们陆续在小河上修建了各种形状的小桥,桥边草木青青,农舍幽静,“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随处可见。                             

黑沟河水清澈不断,村民们用水管把水接进村里常年使用,非常方便。千百年来,这条小河养育了沿河两岸的村民。  

山里的傍晚来得特别早,下午六点多钟,随着秋天的夕阳带着红红的脸庞慢慢躲进大山的后边,山寨的农家逐渐亮起了灯光升起了炊烟。我在落日的余晖下,驾车走上返程的山路,沿途不断看见从山里回家的村民们赶着牛羊,扛着农具,唱着古老的山歌在路边行走,好一派幸福和谐的乡村美景。

回到桐州监狱老医院门口时,月光映照着树荫下的大楼,室内灯光明亮,备勤的战友们还在院坝里整齐地操练。这时,心里对他们默默地产生出一种敬仰——战友们,你们辛苦了,祝福你们平安吉祥。

时而奔放,时而静流的“黑沟”小河顺山而下,流经桐州来到市郊后,改名为“三道河”,最后在都匀市的蒙家桥附近汇入剑江河。据说,未来在都匀毛尖茶的原产地,黑沟一个叫茶农村的地方将新修一座水库作为都匀市城南片区居民用水,而且“大槽村”及附近的村民们也准备把滴水岩开发出来作为都匀市新的旅游景点。

美丽的滴水岩,清澈的黑沟河,希望你们能够为沿途的村民及都匀市的人民来带来更多福祉,也祝愿日夜奋战在“桐州河”河畔的桐州监狱的战友们工作平安顺利,心情愉快,一切安康,努力为监狱的安全稳定多作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