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是国家第五个宪法日,瓮安监狱举办了以“尊崇宪法 依法改造”为主题的第十四次开放日活动。旨在学习宣传宪法,弘扬新时代宪法精神,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推动平安、法治监狱建设。瓮安县司法局、金沙县司法局、播州区司法局、瓮安县文化馆、瓮安职校等部门和13名志愿者,以及33名服刑人员亲属应邀参加。
干净、整洁、威严
文化氛围浓,像学校
上午9时许,服刑人员亲属、来宾走进监内,参加了隆重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注目国旗冉冉升起,这一刻,所有的人都以自己是一名中国公民而感到自豪。
人才济济、多才多艺、阳光改造
升旗仪式后,人们移步主会场,见证了我监服刑人员在全省监狱系统“学宪法 守法规”狱内文化系列活动中取得的成绩,观看和欣赏了服刑人员以“尊崇宪法 依法改造”为主题的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
心理情景剧《忏悔》诠释了生命如果犯了过错的正确清洗方法;诗朗诵《法在我心中》,向人们讲述了只有尊崇宪法、敬畏宪法,生活才能充满阳光,人身才能自由;小品《公平竞争》,告诉人们每个人心中都有善恶两面,看你如何去分辨;情景剧《爱的拯救》,表达了服刑人员追求美好明天的心愿……
这些节目紧紧围绕“法”、“爱”、“悔”来表现,充满了正能量,不时赢得阵阵掌声,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规范、标准、精细、卫生
“看了他吃的、住的、用的,我感觉他像变了个人似的,是您们管好了他,是您们改变了他,真的谢谢您们”。服刑人员陈某的母亲感激地说。
服刑人员陶某一手拉着妻子的手,一手牵着儿子的手,说道:“我在这里学了不少东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看,老婆,这就是我上班的岗位,我们每天就做这个,我可熟练了,每月都能超额完成任务”。服刑人员张某一手拿着自己生产的产品,一手拉着妻子的手激动地说。
“这里全是不锈钢,无异味,水也干净,肉和蔬菜都新鲜,那么多人的食堂,不容易”。服刑人员亲属感慨道。
这次参观服刑人员习艺车间、监舍、食堂三大现场,一改过去集体参观,化整为零,由监区直管民警带领服刑人员及亲属分别到服刑人员岗位上、床位上,甚至让他们的亲属“翻箱倒柜”,检查他们的吃、穿、住、用。通过他们对亲人日常生活零距离抚摸、感受,无不发出感慨:规范、标准、精细、卫生。
“宪法宣讲”进监区
志愿者们带着他们精心制作的PPT ,走进一间间厂房,向广大服刑人员宣讲宪法知识,直接送法进监区。他们从宪法修改到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基本原则到国歌、国旗、国徽、首都等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并告诫服刑人员要把宪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亲情融合.共迎新生
亲情帮教现场,服刑人员与亲属畅所欲言,他们谈家事,谈改造,诉说缠绵,积极配合完成监狱精心设计的拍手数数、解千结、千里行珠等游戏活动,共进亲情午餐,他们有的热泪盈眶、有的面带喜悦、有的轻声抽泣、有的顿感欣慰、有的百感交集……各种体会表露无遗。此时此刻,无论服刑人员抑或亲属们深切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亲情的自动融合,更让服刑人员认真思考接下来的每一天改造。
监地座谈,携手矫正共发展
下午举行的监地“双延伸”工作座谈会现场,双方紧紧围绕主题发表意见,达成共识:一是进一步完善双延伸工作机制,如明确联系对接工作责任人;建立交流微信平台,确保信息互联互通;监狱配合司法局建立罪犯相关台账,及时反馈延伸帮教重点工作信息等。二是构建“双延伸”帮教团队,延伸帮教常态化。如司法局依托社会帮教志愿者,组建社会帮教团队,有计划开展进监帮教工作;定期开展本县籍服刑人员集体和个别教育;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进监学习借鉴监狱教育管理罪犯经验;组织法治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地域精品文化、绿色生态文化、贵州大扶贫大开发政策宣讲等进监;监狱组建社区矫正志愿者骨干团队,按计划进入社区开展矫正管理教育等。三是积极罪犯教育矫正评价机制。监狱着重针对在押罪犯开展犯因分析,司法部门着重配合监狱刑释人员再犯罪调查,形成罪犯矫正与回归质量评价体系,改变单打独斗的现状,整合资源,优势互补。
会上,监狱对近年来对“双延伸”帮教工作作出重大贡献的13名优秀志愿者颁发了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