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3日至2019年2月7日,经贵州省监狱管理局批准,给予执行一定刑期、在服刑期间一贯表现良好的服刑人员离监探亲的奖励,瓮安监狱最终确定2名服刑人员离监探亲,与家人团聚,共度新春佳节,田某就是其中之一。回监后,他向笔者讲述了自己离监探亲的心路历程。
煎熬的等待
服刑人员田某,2017年因交通肇事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6个月。入监后,田某一直期待与家人重逢,他说提交离监探亲申请后没有睡过好觉,每天都在想自己能否顺利的被审批通过,常常半夜惊醒,有时一夜无眠,特别是得知获准离监探亲后,紧张、焦虑、兴奋各种情绪更是涌上心头。
2月3日这天,若隐若现的阳光在田某脸上映射出了期待的目光和幸福的表情,这是田某入监近两年来第一次走出高墙,当监狱大门缓缓打开,他深深呼吸一口外面的空气,对警官说:“终于闻到自由的味道,身心舒畅。”
“抬眼望向大门外,佝偻着背的父母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瞬时百感交集,激动而又紧张,激动的是终于见到久违的亲人,紧张的是不知道怎么面对他们,那一刻,我真想飞奔到父母身边,对他们说:‘儿子不孝,让你们受苦了!’”2年的分别,2年的努力,2年的改过自新,都映衬了他对民警说过的一句话:“这两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田某说,以前吃了不懂法的亏,在监狱学了很多法律知识,认识到了自己的错,希望能改过自新,早日出狱,照顾年迈的母亲。
变化的家乡
坐上儿子的车,田某与家人踏上回家的路。在车上,他不时提醒开车的儿子慢一点、不要超速,与父母手拉着手,田某看着母亲满是褶皱的双手,一切话语哽咽在喉。
田某家住修文县某镇的小山村,3小时后,回家的汽车驶出高速,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宽阔的公园广场、美观喜庆的春节环境布置,让他应接不暇,感叹时光的飞逝,家乡的变化。“油路村村通、户户通,家家户户门前有路灯,村里面建起了休闲娱乐广场,农村也搞起了文体活动,新农村建设真的太好了。”回到农村的家里,他直呼“变化大,太大了。”
“前年还在家的时候,家里都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这次回去看到家中添置了冰箱、洗衣机和大尺寸液晶电视,儿子也通过努力买了车……”田某话语里难掩激动,又带有一丝感伤,“因为自己的错误,失去的东西太多了,错过了很多机会和发展。”尽管在监狱通过电视也能看到外面的变化,但亲眼见证时,他却感慨万千, “出去以后,根据市场需求,多学点技术,搞点养殖,一定要努力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久违的团聚
大年三十,田某下厨做菜,团圆饭间,他一直不停为父母妻儿夹菜,看着满桌的美食,感受着一家人久违的其乐融融,不知不觉间眼里噙满了泪水。饭后,田某拉着父母的手,与家人一起围桌在火炉旁,闲聊着家常,很享受的沉浸在这份温暖中,珍惜着与家人相聚的一分一秒。
田某家人告诉民警,离监探亲期间,田某在家里整天都在忙活,又是洗衣做饭,又是拖地洗碗,什么事情总是抢着干,时常为父母捶背揉肩,给小孙女洗脚,还主动到爷爷奶奶坟上祭拜。“这些都是我今年春节早已想好的愿望,就想尽我所能帮家人减轻点负担,少让他们操劳。”田某说道。
“刚回家的那天晚上,辗转难眠,内心说不出的沉重,五味杂陈,心里都是懊悔和对家人的愧疚。”田某说服刑后,妻子也比以前消瘦,父母变得苍老许多,他们70多岁了,平时还靠卖小菜补贴家用,对于不能为家人分忧解难心里充满了深深的内疚。
“好在儿子很踏实也争气,找了份稳定工作,有了小孩,还买了车,这让我很欣慰”。谈到儿子时,田某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家人都盼我好好改造早点出去,支撑起这个家庭!”
服刑的感悟
入监初期,田某曾一度消沉,认为自己的天塌了、没希望了,“作为监区民警,我们给他做了很多教育工作,经常与他的家人联系,动员他们来监会见,通过亲情来感化鼓励他踏实改造。”监区长任茂表示。
“监区警官经常引导我学习法律知识、参加文化教育,鼓励我多参加狱内文娱活动,为我做心理辅导,促进我一步一步从沉沦中走了出来。”田某回忆。
田某说,此次团聚的时光虽然短暂,但更加坚定了他努力改造的信心,返监后将继续努力改造,争取早日出狱。谈及自己入监以来的改造生活,田某颇有收获和感想:
“人还是要看到希望、多往好处想一想,付出总有回报。监区好多服刑人员都很羡慕我能回家过年,表示要像我一样积极改造。”
“我犯罪受到惩罚是咎由自取,毁了别人的家庭幸福,也害了家人和自己,在监狱服刑也明白了很多道理,改造靠自己,相信我能做好,现在有三个表扬了,今年一季度争取呈报假释,不辜负警官的教育和亲人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