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队伍建设 » 警营文化

青春与梦想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2011,秋,村庄外的大片稻田呈现出了一大片金黄色美景,空气中不时传来泥土的芬芳,丝丝微风裹挟着爽朗的秋意,好似特意为我“践行”。那时刚刚24岁的我,手里提着妈妈给我准备的行囊,为梦想又一次远离故土,赶赴他乡。几经周转只身来到,第一次上大学途中在夜幕初临之际,从汽车窗外一眼相望看到的哪个万家灯火给我留下极其深刻印象的县城­­­——贵定。

20111013日晚,明天就要正式在贵州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上班了,真想早点知道等着我的是什么样的一个未来,我将在贵定这座城市经历着怎样一种生活。

这也许是老天冥冥之中的安排,也许是我和她有着不解的缘分。总之也就是这一次远行,开启了我从警之旅的起点。                          

2016年,而立前最后一站。总想在这个节骨眼上抓住点什么,内心深处似乎又总感觉不能自己。

清楚记得,5年前的1014日下午。怀揣着对所从事的职业无限向往的我,跨进了一道隔离世俗尘嚣的大门,来到省未管所这个造化育人的地方。高墙电网隔离的不仅仅是罪犯,还有一群监狱人民警察鲜活的面孔,而我只是其中一员。

望着有大墙内的每一个角度和迷途少年通往自由的方向,我默默的在心头盘算着自己的人生未来。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那时也并没有刻意的计划未来的路要怎样走下去。凭着孩提时除恶扬善的向往,令我充满了力量,鼓励自己不要辜负了梦想,别让父母失望,誓做一名合格监狱人民警察。

从天真无邪步入校园、升初中到备战高考的青葱岁月、乃至警官学院,我没法对每一段求学历程进行挑选和安排。父母的深情厚望、老师殷切的期盼鞭策着我不断前行,这段人生之旅留下了关于青春的印记。

最初,眼前一个个面目清秀的小小少年,整整齐齐的排列在教室、在习艺车间、行进在道路上,看着如此情境不禁使人陷入深沉的思量,何以教化于人?

在朦胧中,我的警察生涯开始起航。那时的我是茫然的,竟连如何去与之交流,怎样引导教育都成了我十分为难的由头。我深切领悟了:万事开头难,绝非是一句写在纸上的大白话。

再回首。2011-2016,这组数字组合成了我从警路上的首个五年之旅。恍如梦中觉醒,一切好似昨天,不觉几年光阴、青春已离我而去。深情感谢一直以来,对我大力支持的家人,亦师亦友的战友,在我遇到困难时给予我关心和鼓励的朋友,在工作中提出批评和建议让我不断进步的严师益友,万分荣幸在你们的陪伴下我走完了这一程,希望你们永远对我不离不弃,一如既往的关心、爱护着我。

20161231晚,几个小时后,2017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等着我们的将会是“孩子们”更多的期盼和自由的渴望。容不得我们这支队伍有半点懈怠,为祖国保驾护航,守卫社会和谐安宁,我们任重而道远。

或许,我的人生格言:“在我眼里没有‘纯粹’的问题少年,他们之所以违犯国家法纪,更多是来自青春期偶发性的不安分表现,加以施教是可以教化的”算不上高大上,可这就是最为真实的职业写照。不仅是这样写,这样认为,一直以来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2017年,迈入而立,30岁了!不免令人唏嘘,“立”否?立了什么?

感怀伤叹光阴似箭,显得苍白无力,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五年,我把青春献给了祖国、献给了自己所深深热爱着的事业,在教育、感化、挽救“问题”少年道路上我责无旁贷,终日辛劳耕耘。

这些就是关于我的青春以及梦想。平凡而质朴,不用去添加任何修饰的色彩。(文:吴玉进)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