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抵万金
厚望子孙,发奋图强
艰苦创业,勤俭持家
坚定信仰,对党忠诚
廉洁奉公,为民服务
鞠躬尽瘁,二老唯颐
子孙团结,和睦相处
互相支持,常聚家话
各家兴旺,阖家幸福
这是爷爷生前给我们留下的最后一封家书里的部分内容,短短四排字承载了一位老人临终前对他子孙们的种种希冀与不舍。
在这几排字里,爷爷除了叮嘱我们要奋发图强、团结互助,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外,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曾经的监狱人民警察,他还不忘嘱咐我们更要坚定信仰,对党忠诚,廉洁奉公,为民服务。他这一生对党和国家不变的忠诚与情怀令我敬佩、让我感动,他不光是在纸上叮嘱我们要这样做,几十年来,他也是身体力行的在教育着我们。
听闻,在爷爷退休那一年,因为当时工作需要,他退休后被省监狱管理局返聘回去又干了几年,60岁的他先是带着一帮人东进上海南下广西学习先进经验,接着在基础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大山里,靠着智慧和双手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他的任务。任务完成后,爷爷又主动挑起别的担子,每天走家串户向老百姓宣传党的政策。后来,爷爷的故事被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载在了一本人物集里,每一次读到那篇关于他的记载,我都深感自豪,备受鼓舞,我要向爷爷学习,不论任何时候都不惧困难与挑战,努力发挥自己的零星作用。
爷爷是1930年出生的,虽然只是高中文化,但是爷爷聪明好学,动手能力强,许多新鲜事物他都能自己摸索清楚。在他的房间里有一个非常旧的木书柜,书柜是多年前他自己打的,里面全是毛主席的著作、党刊以及一些文学书籍和他自己的作品,每次从爷爷的房前经过,不论是清早还是夜晚,我总能看到爷爷伏案的背影,宽宽的背影被书桌上那盏小黄灯映射到地上,让人不忍打扰。因为不会用电脑,每一次爷爷写好文章以后都会叫我给他打成电子文档再投向不同刊物的征稿邮箱,他的文章多数都是关于工作的一些回忆,有不少都被当地的党政刊物所采用。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时髦便捷的短信、微信、视频通话越发普遍,已成为了绝大多数人首选的联络手段,相比之而言,传统的书信反而愈显珍贵难得。我们家得幸于爷爷爱好写作,他笔下的文字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记忆和精神财富。
虽然爷爷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是关于他的记忆从未减淡反而越加深刻,因为渐渐长大后才发现,爷爷就是我们家的家风,他留下的“宝贝”实在太多了,有形的,无形的,每一样都在深深影响着我,指引着我。(张奕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