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乡愁。它可能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可能是一张窄窄的船票,甚至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或者一湾浅浅的海峡。而我的乡愁,曾经是为了梦想,选择远方。如今,梦想一一实现。
随这一路走来的乡愁,它就像是一坛陈酿,越久越香。特别是当我为人父的时候,才知道那句“养儿方知父母恩”的老话是多么深沉而又温情的感动。我的乡愁,现在却成了对父母深深的愧疚。十四岁时第一次读《乡愁》遥望远方,想起故乡待我温柔。二十二岁时又读着《乡愁》奔波街头巷口,蓦然回首,故乡留在背后。三十二岁时再品《乡愁》,任时光挥斥方遒,故乡依然铭在心头。乡音无改鬓毛催,故乡难忘,乡愁难消。
不知不觉这已是我离家的第二十个年头,也是我从警五年的一个纪念。少年离家去,光阴似水流。从独身求学到穿上警服,从离开家到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此刻屋外灯火阑珊,我在电脑前敲下我这些年的思念。我心中的故乡,它依然恬静美好。我的父母诚实俭朴,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他们期盼着每一个能与我团圆的日子。因为有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才能去追逐警察梦,才能安心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我还记得决定辞去贵绳工作到乡镇工作,再到报考警察的时候父亲对我的鼓励,他笑呵呵的对我说,喜欢警察那就去考吧!谁知这一考,我离梦想近了,离他们却远了。
第一次穿着警服给父母看时,他们一个劲的点头和欢笑。就像多年前,我收到贵州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们脸上洋溢了一模一样骄傲的笑容。穿上了这身藏蓝色,渺小的我突然觉得充满力量。
第一次来到未管所,穿着警服通过A、B门进入到监管区,映入眼帘的居然是整齐划一的建筑布局和绿化。我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监狱。第一次接触这些特殊的孩子,第一次为服刑人员的错误行为深感惋惜,第一次体会到家人对自己孩子能早日回家的期盼,第一次值夜班的夜不能寐;太多的第一次,成为了我难忘的回忆。深刻体会到这堵高墙把世界划分成了两个世界,自由多么可贵。同时,也真切感悟到法律的威严和教育改造服刑人员是多么的伟大。从警五年,得到了太多前辈和同事的帮助。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他们的乐于分享和奉献,常常让我感受到未管所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同时,作为一名监狱警察,这五年来,我时刻把确保监管安全放在第一位,只有确保了监管安全,我们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抓好教育,提高服刑人员的改造质量。五年来,我一直是一颗快乐的螺丝钉,在四管区的一千八百多个日夜里,我从事过管班民警、狱内侦查、习艺生产等相关工作,虽然工作侧重点不同,但我从未忘记过自己头顶国徽,肩负着教育改造好学员,为社会消除不和谐因素的重任。明白自己是集体的一部分,是未管所这幅大拼图上的一小块,更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这只是一个起点,既然无悔选择,又何惧一路的荆棘或坎坷。梦想总有实现的一天,工作总能做好做完。在未来的日子里,还有十年、十五年、甚至更长的未来等着我去书写。
乡愁不灭,初心不改。只有用更加努力的工作才能对得起父母、妻儿对我的期盼,和我青春无悔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