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狱这个特殊的环境,高墙外的亲人是每一名服刑人员最为牵挂的人,而监狱民警总是在家属与服刑人员之间搭建桥梁,细微之中彰显法度与温度。
年仅15岁的肖某某因犯故意杀人等多项罪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留下一个只有1岁多的幼子小凌凌,入所后的肖某某每天在民警的教育管理下接受改造,离开父亲的小凌凌每天在爷爷奶奶的陪伴下健康成长,服刑近些年来,所有与父亲有关的时光小凌凌都不曾有过,他错过了孩子一次又一次重要的时刻。但在监狱民警的日常工作中,与服刑人员的改造有关的一切都是他们在意的······
上周末,7岁的小凌凌家里来了特殊的客人,他见到了一群身穿藏蓝色警服的警察叔叔,但其实,他与警察叔叔的缘分几年前就开始了······
2015年,小凌凌3岁,那年,他不再是“黑人”了
2015年,未管所民警在联合当地关工委、政法委、司法局的同志开展帮扶时,六盘水籍无期徒刑服刑人员肖某某的儿子3岁,处于适龄上学阶段,由于肖某某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在贵州某监狱服刑,孩子的妈妈无法联系,孩子由其近80岁的爷爷奶奶养育,孩子的户口和上学这些问题一直是肖某某心中的痛。
走访后,未管所民警积极与钟山区关工委进行沟通,在关工委的协调下,政法委、派出所户籍民警、居委会、社区网格员等部门同志的走访调查后,在当日就为这个“黑人”娃娃办理了户籍,派出所户籍民警还亲自将户口送到了孩子的祖母手中;次日,相关部门为孩子办理了医疗保险,并向社区服务中心申请,将这个孩子纳入城镇低保人员,解决他的温饱问题。
两个多月后,肖某某的哥哥来到我所,将印有“为民服务,尽心尽责”的锦旗送到了民警手中,对我所民警到服刑人员家中开展帮扶工作并成功帮助解决服刑人员子女上户口、办理医疗保险等事宜表达感激之情。
事后,民警是这样说的:
一定要让这个娃娃有户口,只有不是“黑人”了,才能让他读书,才能给他办低保,办医保,保证了他的吃和学,让他有了知识,将来才能改变命运,他才不会再次走上爷爷和父亲的错误道路。
这个“黑人”孩子不黑了,他正在服刑的父亲知道后,痛哭流涕,表示曾经的错误行为坑害了很多人,本就是一个罪人,但是社会还这样关心他的家庭、他的孩子。表示今后一定认真改造,早日回归社会,争取报答社会,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8年,小凌凌7岁,这一次,他背着书包上学了
2018年,未管所民警到肖某某家开展亲情帮教,孩子见到民警的时候,就问民警爸爸什么时候可以见到爸爸?在场民警心里都不是滋味,此时,民警黄智龙接过孩子的话回答道“小凌凌乖乖听话爸爸就回来陪你玩了”。
拿起随身带来的小书包和文具,对小凌凌说:“这是爸爸给你带的礼物,他托我告诉你,要好好学习乖乖听话”。孩子接过书包和文具非常非常开心,打开书包,拿出笔要给他的爸爸画一幅画,孩子用稚嫩的双手在本子上画上,爸爸牵着他的手,沐浴在阳光下,漫步美丽的大自然中,云朵、花朵,如此美好,我深信这就是孩子内心的世界,一个充满了爱和温暖的世界。
今年7岁的小凌凌很懂事也很乖巧,只是他有很多愿望没有实现,因为他:没有吃过冰淇淋!没有去过游乐场!没有牵过爸爸的手上街!甚至没有关于爸爸的记忆!没有、没有······很多普通孩子能享受到的东西,在他幼小的世界都成了奢望,从有记忆开始就没有爸爸的相伴。
但是,相信他的每一个愿望在肖某某心中都是一次提醒,好好改造,早日回归,真正的牵着孩子的手,陪伴他走好成长的每一天···
每一名误入歧途、身处高墙的服刑人员,身后都有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满头白发的父母、牙牙学语的幼童、几多的期许、几多的泪水,多少个夜里从满是泪水的梦里醒来,只想在你的怀里感受你的温暖,只盼你早日回家。(文/吴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