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身“藏蓝”,她,一身“白衣”
他和她,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在坚守监管一线的岗位上,在抗击疫情的医务岗位上。
是缘分,把监狱人民警察与医务工作者组合成特殊的家庭。我被我亲爱的战友们以及在医务工作岗位上绽放着光荣的警嫂们感动着,以此记下我的感动吧!
肖光华 34岁 中共党员 管区内勤
民警肖光华是一名退役军人,2014年加入未管所,成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大家都喜欢叫他“肖老师”,这一称呼的由来除了他有过教书育人的经历,主要源于他热情的工作态度,积极主动的他刚参加工作时给人一副沉着老练,胸有成竹的样子,在他的身上总能体现敢担当、勇作为的态度。
从警六年,“肖老师”仍然保持着初心和使命。他的妻子蔡珊是贵定县中医院急诊科的一名医生。年前才完婚的一对小夫妻原本计划春节去探望双方父母,谁知在回家的路途中接到命令后,小俩口毫不犹豫立即返回单位履行职责,从大年初一大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没有见面了,夫妻双方约定,疫情结束之时,一定摘下口罩再度新婚蜜月。
2008年作为一名人民子弟兵,肖光华主动参与到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一线,2020年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多了一个人生伴侣的他,夫妻双双请战到抗疫最前线。他说着:“以前都是一个人战斗,现在有伴了更是信心百倍”,用古话讲就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共同抗疫一起飞”。
王文军 34岁 中共党员 分管区民警
民警王文军是一名参加工作十余年的年轻“老同志”,在公务员年度考评中连续多次被评为优秀等次,荣立三等功、优秀狱侦能手等称号。平日里谈到王文军,人人都竖大拇指、个个都称他为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在一管区工作时间最长的年轻“老同志”,平时工作中年轻民警有困惑、有难题都会请教这名“老同志”,他都会不厌其烦帮其答疑解惑。
王文军的妻子肖颖是贵定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的一名护士,他的母亲一人在余庆老家,平时夫妻俩工作繁忙,一年到头也难得有回余庆探望母亲的机会。本想利用春节假期携妻带子回趟老家陪陪老母亲,但在年前一天听闻新冠病毒疫情形势严峻,本着职业的敏感性、责任心,即刻调整原本回老家的计划,留在单位驻地备勤等待组织召唤。当家人问到他为何改变计划不回老家过年时,他半开玩笑道关键时刻“老同志岂能不到”。
邱昌贵 34岁 中共党员 狱政管理科民警
民警邱昌贵是狱政管理科的民警,平时大家都亲切的叫他“昌贵”。作为第一批主动申请参与封监管理的科室民警。还记得到一管区参加封监管理值班的第一天,他对管区可能有的隐患、风险点等问题及时排查,与管区同志共同将问题逐一化解与消除,协助管区解决了不少的问题和困难。
昌贵的爱人是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的护士长,夫妻双方工作性质比较特殊,经常值班、加班、难得固定的休息时间,平日里很难凑到一起休息相聚,由于夫妻双方父母年事已高,再加上各在一方聚少离多,照料五岁小孩的重任就全压到昌贵一人头上,当爹又当妈的昌贵却把工作也干得井井有条。
今年春节前夫妻二人通过“东拼西凑”的几天休息时间一同前往爱人娘家金沙探望岳父岳母,路途中,夫妻前后接到了单位召回的命令,二人只能将小孩放到妻子娘家,冒着封路的雪雨天气,一路狂奔返回到各自单位投入到抗疫一线。在返回的路上,夫妻双方一起加油鼓劲,共同约定等疫情结束后带上父母、孩子一家人到周边的公园去美美的玩一天。
不管是爱笑的“肖老师”,还是年轻的“老同志”、以及“多面手”的昌贵,三对夫妻都有一个共同点,身作不同颜色的制服但都为了抗击疫情,谱写咱们“藏青蓝”和“白衣天使”的缘分故事。(文/周永杰 图/罗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