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而言,最好的礼物就是有父母的陪伴,或者去一趟图书馆、或者去一次游乐园,或者……
然而,看似简单的陪伴,在疫情这样特殊的日子,对于监狱人民警察的孩子来说,或许也是一种奢望······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未管所民警的孩子给因为疫情而许久未见的警察爸爸写了一封信,把他们对父亲的理解、关心和爱融入在字里行间,以另一种方式告诉父母,他们长大了,尽管语言稚嫩可爱,却充满浓浓亲情。
民警罗福焕的儿子罗德洋在信中这样写道:“小的时候,我总是埋怨您,为什么不早点回家?为什么不陪我多玩一会儿?为什么总有值不完的班?”
“爸爸,现在我已经长大了,理解作为一名监狱警察肩上的使命。”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父亲工作的理解,以及对父亲由衷的敬佩,读来让人不禁落泪。
“我的爸爸是一名监狱人名警察,他没有高大的身材,没有特别帅气的脸,却是我最爱的爸爸,他是独一无二的。”
其实每一次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他们内心都清楚的明白,“您养我长大,我养你到老”,
真是一位暖心的小棉袄。
由于疫情影响,监狱采取封监执勤模式,民警蔡林斌的儿子在信中这样写道:“爸爸,您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回家陪我了,我差点都已经忘记您的样子了。”
最后小朋友知道警察爸爸是因为抗击病毒,瞬间变身“暖宝”,叮嘱警察爸爸要多休息,带好口罩勤洗手。
因为疫情,小朋友更多的理解了警察爸爸的缺席。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总是聚少离多,这次您再次封闭执勤,我们又是近二十多天没有见面了。因为您不在家,只有妈妈一个人照顾我和弟弟,所以妈妈很辛苦,因此我学会了拖地,洗衣服、扫地和帮妈妈买菜。”
民警李玉辉的儿子因为爸爸不在家,充当起了家庭中的小男子汉,学会了很多项技能,在信中还跟警察爸爸分享了他的“小秘密”,让人疼爱不已。
在这场疫情中,勇于冲锋陷阵的警察父亲用自身行动,潜移默化地引领着他的孩子在这场疫情中长大。是的,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六一”儿童节礼物。
(素材来源于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