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队伍建设 » 警营文化

青力量 |“搭”平台,“建”桥梁,助力共赢发展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省未管所(贵定监狱)积极探索做好“三下乡”工作的新路子。近日,与贵州师范学院对接开展“未”少年护航,一起向未来和民族共黔行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宪法教育为核心,强化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传承法治精神,使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为期一周的时间,两支“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分别赴省未管所(贵定监狱)和贵定县沿山镇石板村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追溯红色记忆,牢固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有我,石榴花开籽相拥”“青春向党寄于心,民族团结践于行”“传承传统文化,共创民族团结”“全员益行,民族一行”等系列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

同学们到田间地头协助村民除杂草,在实践的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同学们近距离接触警营,了解监狱人民警察和贵州监狱的历史文化,树起对法律的敬畏之心,引导人生路上的每一步都要与法相伴。

同学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山歌十八调传承人罗琼家中学习、传唱布依之歌《振兴乡村大建设》,深深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不断学习、分享、传承。

同学们沿着乡村崎岖蜿蜒的小道走访入户,访民情、解民意,了解存在的生活生产状况,最直观的感受农村生活,种下助力乡村振兴的种子,将来毕业更好的服务基层、服务“三农”。

同学们与村民的孩子共游戏、同欢乐,相互交谈中帮助孩子们树立走出大山、共享大学美好时光的梦想,引导孩子们好好学习。

同学们学习知晓了多彩的布衣服饰文化,村民口口相传自制鞋衣、染布的部分过程,让同学们更加尊重民族差异、包容文化多样,团结和睦、共同发展。


据悉,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开创了贵州高校第一次到监狱开展教学体验,也是省未管所(贵定监狱)历史上第一次接收高校师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省未管所(贵定监狱)积极搭建大学生实践平台,就是希望同学们一方面能够通过这种形式和平台来了解县情,熟悉社会,增长才干,要学会在潮流中把握主流,深刻理解社会的艰辛和生活的复杂,提高观察能力,增强辨别能力,在思想上剔除一些不符合自身实际、不符合时代发展、不符合人民要求的东西,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更贴近社会,更符合人生的追求、人民的期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提升基层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以法治意识凝心聚力,共同营造法治社会浓厚氛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