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未管所(贵定监狱)五管区以“标准化塑造行为,定制化激发自觉”为路径,将内务卫生“改造第一课”抓深抓实,锻造新犯遵规守纪、积极向上的改造意识,通过系统推进“教育引导、规范执行、检查促改”三大举措,实现内务管理由外在约束向内化自觉的显著转变。
教育引导,规范执行,检查促改:强化源头引导——筑牢规范认知根基
针对新入监罪犯普遍缺乏规范生活习惯的实际,五管区将内务卫生知识技能作为行为养成的起点工程。依托管区课堂化教育体系,开设生活卫生专题课程,系统讲授个人清洁、物品归类、环境维护等基本规范与意义。
民警在监舍内现场示范“豆腐块”被褥叠放技巧、铺面平整要领,手把手指导“三条线”摆放标准(毛巾、水杯、牙膏牙刷各自成线),确保每名新入监罪犯清晰掌握操作规范。
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示相结合,使其深刻理解内务整洁对个人纪律性与集体秩序的重要性,为后续行为养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与技能基础。
狠抓日常践行——固化标准行为模式
以“日日清、周周净”为目标,将内务卫生要求融入日常改造生活刚性流程。
一是严格落实每日六点半起床整理内务制度,民警现场督导,确保被褥叠放方正如“豆腐块”棱角分明,铺面平整无褶皱。
二是推行个人物品及闲置囚服“定制化”入箱管理,统一放入标识清晰的收纳箱,统一存放于保管室,需要时统一拿取。
三是固定开展管区大扫除,组织全体罪犯彻底清洗衣物、修剪指甲胡须,同时对走廊、活动室、晾衣间等公共区域进行分区包干清扫,营造干净整洁的公共环境。
通过日复一日的严格要求和反复训练,内务整理标准逐步内化为其自觉行动,新犯的秩序感与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深化检查评比——激发持续改进动力
深化检查评比,激发持续改进动力,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一是成立由管区、分管区民警组成的三人联合检查小组,依据统一评分细则,每日巡查与每周普查相结合,确保检查全覆盖、无死角。
二是检查结果及时公示,对得分前列的监舍授予“内务卫生流动红旗”,公开表扬。
三是流动旗每周根据最新评分结果更换,激发罪犯集体荣誉感和个体进取心,推动整体内务卫生水平螺旋上升。
省未管所(贵定监狱)五管区在落实内务卫生管理标准化、定制化以来,新入所罪犯在系统的内务卫生管理中都能够保持物品摆放井然有序,个人卫生习惯普遍改善,罪犯的规范意识与集体观念显著增强,“从小事守规矩”的氛围日益浓厚,为后续教育改造奠定了良好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