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民警执法理念、提高执法能力、确保执法安全,10月9日,省未管所(贵定监狱)举行“规范化管理执法文书工作”专题研讨会。所党委班子成员,科室、管(监)区负责人,管(监)区、分管(监)区负责计分考核民警、刑罚执行、劳动改造民警以及2024年、2025年新入职民警参加会议,所党委书记、所长李瑜作总结讲话。
研讨会上,所相关业务科室重点围绕各口执法文书工作情况进行汇报,通过梳理规范化执法的各个环节,细致阐述了每个步骤的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有效避免因程序不当或文书瑕疵导致的执法风险。
“如何看待民警执法不规范行为?”
“如何防范执法风险?”
“监狱民警在今后的执法工作中应该怎么办?”
劳动改造、狱政管理、企业管理、刑罚执行……业务科室的民警侃侃而教,专业执法文书知识扑面而来,理论课上大家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紧扣执法实务,围绕执法全流程关键文书进行了深入讲解。首先,重点剖析了执法文书的基本规范、制作标准与格式要求。其次,详细讲解了从罪犯减假暂呈报,到行政奖励材料等核心文书的制作要点、应用场景及衔接逻辑。
针对一线执法实践中易发的文书表述不清、程序瑕疵、法律条款引用错误等典型问题,结合真实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与精准指导,确保执法文书的专业性、权威性和法律效力。
研讨中,业务部门聚焦职能发挥,结合日常评查工作经验,剖析了当前执法文书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与建议。
同题共答,找准痛点促提升
为充分发挥本次研讨会“风向标”作用,引领民警提升专业水平和执法能力,所分管领导结合各自分管领域对规范化管理进行部署。
研讨不是终点,而是以研促效的起点。就如何以文书质量深度推进规范化管理,提升推动监狱工作高质量发展,所党委书记、所长李瑜作工作要求及部署:
会议强调执法文书是民警履职的“客观记录”,执法行为的直接体现,也是司法公正的“直观载体”,其规范性、严谨性直接关系到法律实施的权威与公信力,更是群众感知法治温度的“重要窗口”,每一份文书都代表着监狱的法治形象,这不仅是对形式的要求,更是对执法公正的要求。
会议要求全体民警要进一步提高执法文书质量,严格完善审核把关机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切实将规范化管理转化为提升工作核心能力、再上新台阶的实际成效。
要提升政治站位。所党委始终将规范化管理执法文书置于法治建设与队伍建设的关键位置,以“抓源头、严标准、强督导”的鲜明态度,将其作为提升执法质量、防范执法风险的核心抓手。将规范化要求细化到文书的制作、审核、流转、归档的全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要聚焦能力提升。规范化管理执法文书,本质上是民警在“管”与“理”的实践中锤炼综合能力的重要练兵过程。它要求民警熟练掌握文书的基础操作,让“规范”从操作层面渗透到执法思维层面,提升规范执法的硬实力,最终实现业务能力与管理素养的双重提升。
要坚守执法防线。规范化管理执法文书核心在于通过规范记录固定执法事实、以合法内容规避法律风险,一份要素齐全、内容合法的执法文书更是保护民警执法安全的关键屏障,成为守护民警职业尊严与执法权益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