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监狱文化

一通电话,连上了“消失”七年的父亲,解开了三代人心中的心结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一管区服刑人员亲情电话座机响起了,焦急等待在电话旁的服刑人员余某拿起了电话:“爸,你还好么?······”



     这通电话来自余某父亲,现服刑于瓮安监狱二监区。这是父子二人时隔7年的第一次通话,而这通亲情电话的连接,来自民警的日常工作··· 

管班民警杨诚观察到此情况后就去向余某了解情况,通过多次的教育谈话,余某慢慢的说出他的内心话,吐露了心声:

已经没有父亲的消息7年了

我从小就像一个孤儿一样,刚出生时,母亲就离家出走了,没见过母亲,父亲给我钱,管我的生活,但除此外没有过多的关心,我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在我12岁时,父亲因为贩卖毒品,被公安机关逮捕,判刑12年,再后来我就没有了他的消息,到现在已经7年了。”

真的很想念父亲

虽然以前父亲也没有给予疼爱,但毕竟已经没有了母爱,所以对父爱就更加的渴望,特别是来到未管所服刑以后,我对父爱的渴望愈加的强烈了,父亲是我最亲的人,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他,多希望他能给我一点鼓励和关心。”

你现在好吗?

3年的改造生活,每次看到其他同改父亲来会见,我都特别羡慕。父亲可以告诉他们外面发生变化,听他们的改造生活,可是我连父亲在哪里都不知道,我不敢联系他,一是不知道联系方式,二是我现在也在服刑,会不会让父亲很失望?”

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管教,余某在2013年开始结识一些同龄的问题少年,并多次参与抢劫,逐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最后因为抢劫罪,被判刑七年,20158月到未管所服刑改造。


 余某对民警说起自己的生活经历,语气中带些伤感,带些渴望。原来余某是因为思念父亲,可又联系不上,也不敢联系父亲,心中才会如此焦虑。

 得知余某的情况后,分管区的民警对他进行思想教育,告诉他亲情的重要性,开导他不要担心父亲会失望,反而也和他一样,由于联系不上对方,心中很是挂念。余某也逐渐消除了心中的顾虑,并且请求警官帮他联系他父亲。为了能稳定余某的思想,让他能够更好的改造,一管区的民警们,决定帮助他联系上他的父亲。

 管区先联系了余某的爷爷,老人模糊记得好像在福泉监狱,但由于二老不识字,所以也从来没有去会见过余某父亲,但联系了福泉监狱得到的结果是“查无此人”。又联系了余某户籍地派出所贵阳市公安局白云分局,最终了解到余某的父亲在瓮安监狱二监区服刑。


 本以为能顺利的让父子联系上,可是余某父亲却不同意通话。原来余某父亲得知自己的儿子在未管所服刑以后,心中很受打击,万分自责,觉得是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才会让自己儿子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没脸面对余某,也不知道该跟余某说些什么。管区只好先联系余某父亲,告诉他余某对他的思念和心中对父爱的渴望,也请瓮安监狱民警对余某父亲做思想工作,最后余某父亲也终于想通了。

       在双方民警的协调下,余某父子二人终在电话中进行了近七年来的第一次交谈:余某:“爸爸,我对不起你,没有照顾好爷爷奶奶,但是你放心,我现在已经长大了,我会好好改造的,争取早日出去全家团聚。你也要加油改造,不要违反监规纪律,我和爷爷奶奶会在家里等你回来的,不要放弃希望。”

       余父:“我的好儿子,是爸爸对不起你,是爸爸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才会害你走到今天。但是看到你已经这么懂事了,我也就放心多了,感谢警官们的教诲,你一定要听警官们的话,好好表现,争取早日出去照顾爷爷奶奶,我也会好好改造的,出去以后我会把欠你的爱弥补回来的,儿子,爸爸爱你。”

电话中的余某激动而开心,而另一头的父亲早已泣不成声,自责中不忘提醒儿子好好改造,父子俩在电话中相互鼓励,并约定要一起好好改造,经常通书信。

在挂完电话之后,服刑人员余某脸上也终于露出了许久不见的笑容,他对民警说道:



非常感谢警官们给我这次机会,能够让我与父亲联系上,虽然从小到大我与父亲的感情并不深,但是随着自己慢慢长大,和警官们对我的教育引导,我知道了亲情的重要性,为了家人,也为了不辜负警官们的关心,我会积极努力改造的。”

民警将余某父亲的情况告知了余某的爷爷奶奶,并且在瓮安监狱民警的帮助下也联系上了二老,在得知儿子一切都好的消息后,也放心了许多。


不管是对于身处高墙内改造的服刑人员,还是在墙外等候他们的亲人们来说,亲情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每一次的亲情会见,每一次拨打亲情电话,父母以及亲人的鼓励和盼望,都会让这些服刑人员更加稳定自己的改造思想,而只有让服刑人员的思想稳定,改造稳定,监管改造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文/冷继刚   图/李光林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