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民法典》,我知道了它是一部涵盖了所有民法的典籍,涵盖了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的各项权利。可以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了《民法典》的相关知识,才知道当发生民事纠纷等民事法律事务时,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比如说“胁迫”,所谓胁迫,是指当别人通过威胁、恐吓等不法手段对你思想上施加、强制,由此使你产生恐惧心理,并基于你的恐惧心理,作出意思表示的行为,且违反了民事法律行为。那当你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你该如何办呢?在民法理论中,胁迫与欺诈一样,都属于意思表示不自由的情形。在你违背你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就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再比如“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是为了使本人或者他人的人生财产权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避除行为,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采取紧急避险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应当承担责任。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让我知道遇到类似的情况该如何去做,如何把握去做的尺度等等。
要想理想的用好民法,就要拥有正确合理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会让我们作出很多正确的决定,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算别人不能算清楚的账,作别人作不了的决定。
比如两个煎饼摊,一个用地沟油,会偷税漏税,绕过政府监管,不断赚更多的钱,有一天终究会被法律制裁。但是,另一个以顾客健康为最终追求,就不用地沟油,给足分量,诚实纳税,并听政府的话,生意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这是最典型的例子,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受民法的拥戴,若是价值观扭曲,道德败坏,终将只会和民法接下冤源。(文/四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