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个“打假节”,高墙里的“少年”,想说说他的“假爸爸”。
李某,纳雍县人,因犯盗窃罪被判刑,现在省未管所服刑,他埋怨自己有一位“假爸爸”?
这是他与民警的对话
在李某16岁的那一年过年前夕,在外打工多年的父母终于回家了。当他偶然看到父母卧室的床头柜里的两沓钞票,他心动了。
某天,他趁父母出门走亲戚,偷偷溜进卧室,把床头柜里的钱偷走了,到专卖店买了摩托车并骑回了家。他把摩托车停放在了家里一间空房间里,心想等过完年,父母又出去打工,他就可以骑车去兜风了。
临近过年,当他父亲打扫房间卫生时,发现了摩托车,便把他叫来质问摩托车哪里来的,眼看事情败露,他只好承认了偷钱的事实,这时他父亲恼羞成怒,拿起手机报了警······
李某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他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姐弟三人都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加上他年龄小,最受爷爷奶奶的疼爱。
由于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缺少陪伴与照顾的李某与父母感情很淡,每次见面都犹如见到了陌生人一般。父母也没有文化,即便回到家里,对他的教育基本为零,只能满足生活上的需要,很少关心过他的成长。
年迈的爷爷奶奶根本管不到他,他生性也比较贪玩,才读到四年级便辍学了,天天在社会上游荡。
由于从小就缺失父母的教育,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李某慢慢变成了一个贪玩,爱慕虚荣、我行我素的人。
在他13岁时,有一次因为外出游荡不回家,奶奶担心他的安全导致心脏病复发去世,父亲从外地赶回了家,狠狠的打了他一顿,并骂他是家里的祸根,此后父子俩的隔阂越来越深。
父亲对他是恨铁不成刚,在报警后的第二天,他的父亲拿着写好的申请书来到公安局,要求一定要追究其儿子的刑事责任。
刚进未管所的时候,他非常恨自己的父亲,经过警官的教育,他对自己的行为反思,现在适应未管所的规范管理生活后,他明白曾经的顽皮与不懂事,也开始慢慢理解了父亲。他告诉民警,等自己刑满释放后一定回家好好照顾爷爷,让爷爷安度晚年。
警言警语: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的影响至关重要。不是每个父母都是教育专家,但孩子的童年不能没有爸爸妈妈的参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既要学会理解父母,更要敬畏法律。法律是严肃的,不是你有借口就不承担法律责任。法律是权威的,挑战法律底线必然付出惨痛代价。
不合格的“假家长”,要加油哦!
(文/图 江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