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麦溪探索

【麦溪榜样】王信武:孤身三潜浊浪 勇救落水少年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王信武现任贵州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五管区副管区长,中共党员,因成绩突出,2014年度评为“优秀个别教育能手”,2017年因连续三年公务员年度考核为“优秀”记“三等功”一次。2025年9月获省监狱局记三等功,在群众面临危难的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不惧危险,独自三度潜入未知的深渊,以血肉之躯对抗湍急的河水,勇救溺水少年,展现新时代监狱人民警察勇于担当,人民至上的忠诚品格。


见义勇为尽显英雄本色

7月6日午后的天气十分炎热,贵定县福来家园小区附近,平静的河面被一声撕裂空气的呼救打破——“上面有人溺水了,麻烦大哥去救人!”正在带着小孩在岸边休息的王信武,目光瞬间锁定了河水中央:一名少年正在激流中挣扎沉浮,只剩头部在水面时隐时现。

生死一线,孤身一掷。没有丝毫犹豫,王信武如离弦之箭冲向岸边,纵身跃入湍急的河流。他奋力游到溺水少年身边时,少年已几乎陷入水面,意识全无。王信武一把抓住少年头发将其拉出水面,拼尽全力拖向岸边。紧急采取吐水、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少年终于吐出了呛入的河水,微弱的呼吸重新开始。王信武刚想喘口气,岸上焦灼的呼喊再次炸响:“还有一个娃娃在河里!”

激流再战,孤胆三潜。时间就是生命!王信武甚至来不及吸足一口气,便再次转身砸入那片湍急的凶险水域,他在河心处焦急环顾,水面却已不见人影,他毅然两次潜入幽暗的河底搜寻,在河底摸索三米后,他迸发出最后的力气,将少年艰难地带回浅水区。

拂衣而去,留下新生。当警笛声由远及近,110与120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展开急救时,满身疲惫的王信武却悄然转身离开,只默默配合随后赶来的公安人员完成调查。这位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在众人围观中孤身三度潜入险境的英雄,没有留下名字,只留下一个被河水浸透的疲惫背影,以及河岸上重获新生的年轻生命。直至2025年7月7日上午,贵定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联系未成年犯管教所对王信武同志进行笔录采集时,王信武同志勇救溺水少年的行为才被单位知晓。他的救人行为不仅体现了生命至上的高尚品德,也彰显了监狱人民警察过硬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教育改造一线尖兵

工作中在担任教育改造科副科长期间,王信武积极强化“三课”基础教育,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拓宽思想教育实现路径,宏扬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近年来,组织开展民警教师业务培训、教研活动、优质课评比等活动28场、参与民警900余人次,开辟远程视频教学系统,累计组织制作和播放远程视频教学120余期,为教育改造工作筑牢了坚实基础。

历年来,积极探索推动文化+技能教育改造模式,组织帮助完成罪犯各层级文化教育并毕业获证,以及刑释前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同时,与贵定县教育局建立文化+技能教育进监的教学工作模式,有效解决监狱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缺乏这一难题,帮助罪犯掌握一技之长,提升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为罪犯刑释后的就业谋生打下基础。

面对未成年罪犯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改造可塑造性强的特点,王信武积极探索提高改造质量的方法和手段,除平时上课采用个别辅导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文化知识外,他借来中、小学课本利用休息时间帮助文化知识欠缺的那部分罪犯填补学业。

在王信武教过的“学生”当中,有这样一名罪犯罗某某,由于文化知识少内心自卑,不与其他同改沟通交流,自我封闭,改造情绪低落。通过教育谈话,王信武了解到该犯只上过小学一年级的一个多月时间,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他也想学习,改变自己现状,但无从下手。见此状,针对他的实际情况,王信武专门为他制定了学习方案,并时常鼓励他:“只要你肯学,我可以给予帮助”。从数学的加减乘除法、语文的拼音写字到罗某某独立完成课本作业,就这样,罗某某在习得文化知识的同时,曾经错误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开始积极改造,一年后成为改造中的标兵,在他刑满出狱时特意写了一封感谢信,向王信武表达心中的感激。

他是浪涛中的孤勇者,也是高墙内的燃灯人,他以行动诠释了何为“警魂”,王信武在激流中的奋不顾身,与在高墙内的谆谆教诲,本质上都是对生命最深刻的尊重与守护。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