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工作动态 » 新闻动态

墨香浸润高墙 养正书写新生 ——贵州省王武监狱十四监区书法兴趣班侧记

  • 字体:
  •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一方砚台,几缕墨香,在高墙之内静静流淌。这里没有喧嚣,只有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声和一颗颗在翰墨中沉潜、涤荡、寻求蜕变的心。王武监狱十四监区“养正翰墨”书法兴趣班,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课堂,它以书法为载体,以文化为纽带,在笔走龙蛇间,悄然开启罪犯教育改造的“心”篇章。

在王武监狱的教育改造阵地上,有一个散发着独特墨香的名字——“养正翰墨”书法兴趣班。这不仅是一个学习书法技艺的兴趣小组,更是一个融“习墨养心,以书正人”理念于一体的特殊“心灵学校”和“道德课堂”。班名“养正”二字,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源自《周易·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寓意在蒙昧或迷失之后,涵养端正品德、培育纯正心性,意为重塑人格、回归正途的根基。

以墨为媒,涤荡心灵尘埃

书法练习对规范性有严苛要求,提笔需正姿,蘸墨有分寸,运腕讲幅度,行笔求稳健,这种规范训练,实则是行为习惯重塑的过程。“书法是极好的‘静心剂’。在日复一日的临摹与创作中,罪犯浮躁的心绪得以沉淀,内心的戾气在笔画的提按转折间逐渐消融。”写字和做人一样,偏离了规矩就会出错。

以书载道,涵养浩然正气

在临摹经典法帖的过程中,罪犯不仅能提升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仁厚、守序等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

“老师反复强调,写字如做人,横要平,竖要直,正如做人要行得正、站得端。以前总觉得规矩是束缚,如今才明白,正是对规矩的漠视,让自己一步步走向歧途。守规矩不仅是写字的准则,更是做人的根本。” 一名罪犯说道。

养正之功,铺就新生归途

书法兴趣班的目标,在于助力罪犯重塑健全人格,铺就回归社会的“新生之路”。“养正”是一个长期浸润、由内而外的过程。当罪犯能够用沉稳的笔触书写“感恩”“悔过”“新生”这些字眼时,改变的不仅是字迹,更是心灵。他们开始懂得感恩并将这份感恩化作主动改造的实际行动,为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积聚着内在的能量。

“养正翰墨”书法兴趣班,是王武监狱深化教育改造手段、践行文化育人理念的实践。在高墙之内,这一方小小的“墨苑”,以其独特的规范性、文化性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力量与改造希望。

墨香致远,新生可期。当“养正”的种子在心田生根发芽,当笔下的墨痕勾勒出新生的轮廓,都将使罪犯更有勇气和力量,积极改造、遵规守纪、学习技能,早日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分享: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