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一线的小伙伴们,大家在平常的管教工作中,是不是觉得很枯燥、很厌烦?所以回到家里觉得特别累?其实这是因为对职业的倦怠造成了精神上的疲惫。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说到:“我们必须依靠这份工作吃饭,所以我们不能丢了这份工作,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把工作变得更加有趣呢?”我们产生职业倦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工作中没有方法,才会觉得工作枯燥乏味、内心厌倦烦躁。今天,我将继续给大家介绍一些心理学效应及在改造工作中的运用,希望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也希望让大家的工作更加有趣、更有成就感。
暗示效应是指通过含蓄、抽象的间接方式,在无对抗条件下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其思想和行为与暗示者的期望相符合。
在一所美国的大学心理学课堂上,教授特别介绍了一个来宾——克罗博士,称他是世界知名的化学家,获得过多个重要奖项。克罗博士从他的包里拿出一个装满液体的玻璃瓶,并骄傲地说这是他正在研究的一种高挥发性、但对人体无害的物质。他说一旦拔掉瓶塞,这种物质就会迅速挥发,气味很微弱。要求学生一旦闻到,立即举手。于是克罗博士拔掉了瓶塞,不久,学生们开始从前排到后排依次举手,表示他们闻到了这种物质的气味。然而,课程结束时,教授却揭晓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克罗博士其实是本校的一位教师扮演的,而那个瓶子里装的只是普通的蒸馏水。在这个实验中,学生们之所以报告闻到了不存在的气味,完全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克罗博士的强烈暗示。这个实验展示了心理暗示的强大力量,即使没有真实的刺激存在,也可能影响人的感知和行为。
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张某的太阳穴贴了一块医用胶布,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他想戒烟,这是别人给他的一款戒烟特效药,李某告诉他贴在太阳穴一个星期,就可以成功戒烟,李某已经用这个方法把烟戒掉了。他已经贴了三天了,基本没有了抽烟的欲望,甚至闻到烟味还有点恶心想吐。就这样,张某真的把烟戒掉了。我出于好奇,询问这到底是什么特效药?李某告诉我他是骗张某的,就是一颗甘草片放在一块医用胶布中间,让他贴在太阳穴上。本来是开玩笑恶作剧的,没想到真的起了作用。这个玩笑其实是运用暗示效应的一个典型且成功的案例。
由此可见,心理暗示的力量是巨大的,民警要学会运用积极心理暗示进行教育改造,通过理解和运用暗示效应,可以更加积极地影响罪犯,带来正面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