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一位久未碰面的朋友约吃晚饭,正在尽情酣畅的时候,朋友的母亲打来电话。朋友打着电话站起身朝门外走,坐在门边的我听到了他们的对话。朋友微侧着头,突然没有了饭桌上的“高谈阔论”,语气变得温柔起来:“妈,你不用担心,我和朋友在外面吃饭,吃完饭马上就回来,困了的话你就先睡吧,不用等我了”。“嗯嗯,好的,我知道了。“嗯,妈,那我先挂了”。朋友回来,一脸的歉意,说老人在家担心,所以打个电话问一下,心里踏实点。我连忙笑着说没事,但心里对这位朋友陡增了几分敬意。
如果接电话的人是我,我会像朋友一样温柔耐心的回应还是不耐烦的搪塞过去?想到这里,我的心仿佛被针刺了一下,开始有些汗颜了。
走入社会,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人,处理着琐碎的事,整日为生活奔波劳苦,日复一日做着枯燥乏味的工作,有时因工作的失误而挨上司的批评,同事的责备,我们难免会心灵疲惫,此时的我们满腔怒火却又无处发泄,而此时,身边的亲人就无辜的充当了出气筒。对待最亲的人,我们往往最缺乏耐心和韧性,常常用不耐烦的言语和态度将亲人的关心询问堵在门外,稍有不顺心和不如意,我们就容易朝他们大发脾气,甚至大喊大叫,总是把最糟糕的心情留给他们。事后我们也曾有过后悔之意,觉得不该对真正关心自己的人乱发脾气,事实却是说句歉意的话,对于我们来说都很困难。而面对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我们都会努力克制不良情绪,小心翼翼,友善有礼相待。因为生活教会你,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你,没有人为你的任性无理买单,你扔出的恶果,甚至会得到加倍奉还。
在割舍不了血缘关系、至亲至爱的人的包容下,我们卸下心理防备,脱掉社交面具,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任意发泄心中的委屈怨气,我们相信即使做错了,不向他们道歉,亲情的小船也会行驶得稳稳当当。然而却忽略了离得最近的人会被伤得最深,最心疼你的人也最需要你的爱。
今天,还能像这位朋友一样好好说话的人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但我想说,当你在享受亲人的关爱时,请一定珍惜,别去随意伤害这些关爱包容你的人,家是温暖的港湾,因为有爱,请好好说话。(罗开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