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新录用的监狱人民警察,站在人生的新坐标上回望,从“西部计划”的广袤天地到监狱管理的神圣岗位,变化的不仅是身份与环境,更是责任的深化与使命的升华。为期一个月的系统理论学习和严格的警体训练,如同一座熔炉,淬炼着我的意志,重塑着我的认知,让我对肩负的职责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从警之初的那份赤诚。
初心如磐:从“奉献西部”到“守护平安”的信念传承。我的从警初心,源于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和对社会安宁的守护。2022年参加“西部计划”是怀揣着青春热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播种希望、服务群众,这份经历锤炼了我吃苦耐劳的意志和甘于奉献的精神。
如今我成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是这份初心的延续与升华。我深知监狱是国家刑罚执行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之一。这里的“守护”更具挑战,它不仅关乎社会的安全稳定,更关乎迷失灵魂的救赎与重塑。从西部广袤土地上的耕耘者,转变为高墙之内特殊的“园丁”,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奉献担当的核心价值。这份初心,是我一切行动的源动力,指引着我前行。
淬火成钢,理论与警体的双重塑。紧张而充实的新警培训让我受益匪浅。系统的理论课程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监狱工作的政治属性、法治要求和专业内涵。通过学习新时代政法工作、监狱工作的指导思想、法律法规以及监管业务知识等等,让我明白了监狱人民警察不仅是执法者,更是教育者、管理者,肩负着惩罚与改造相结合、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重任。这彻底刷新了我过去对监狱工作相对片面的认知,感受到了其沉甸甸的份量和岗位重要性。
与此同时,高强度的警体训练则是对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和纪律作风的直接锻造。队列训练磨砺了令行禁止的服从意识,体能训练提升了攻坚克难的体魄底气,警务技能学习增强了应急处突和自我防护的能力。汗水浇灌下,是褪去书生意气、塑造威武文明警察形象的蜕变过程。
转变与融合:从“志愿心”到“警察心”的升华。从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到监狱人民警察,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计划更侧重于服务,而监狱工作则强调监管、改造与安全,要求高度的纪律性、规范性和警惕性。刚开始需要克服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上的差异。但我发现,两种经历并非割裂,而是相辅相成的。西部计划培养的群众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可以在罪犯教育谈话、矛盾化解等工作中迁移运用。
那份扎根基层、服务奉献的情怀,更能转化为对罪犯进行人性化关怀、致力于其真正改过自新的不竭动力。关键在于实现“志愿心”与“警察心”的有机融合,将志愿服务中的耐心、细心与人文关怀,融入严格、规范、公正的执法过程中,做到刚柔并济,既维护法律威严,又体现教育挽救的温度。
从西部来,到警营去,转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忠诚与担当。站在职业生涯的新起点,我继续学习成长,将学习作为终身任务,不断深入学习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先进管教理念,提高执法水平和履职能力。躬身实践,练就过硬本领。积极向老同志请教,尽快熟悉监管业务流程,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升应对复杂局面、处理突发事件的实际能力。坚守初心,公正文明执法。时刻牢记职责使命,恪守职业道德,保持清正廉洁,在每一个执法环节、每一次管理教育中都体现公平正义。严守纪律,锻造优良作风。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命令听指挥,培养雷厉风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维护监狱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